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灣一群小兒麻痺症患者組成輪椅街舞團“Wheel Story Art”,他們坐在輪椅上,靠上半身的力量跳機械舞、鎖舞。成員包括56歲的阿伯,有人因腰力不足,練到從輪椅上“飛出去”,仍堅持學習,希望有一天巡回全台演出。
據報道,“Wheel Story Art”是目前全台唯一的輪椅街舞團,專攻Hip-Hop。發起人是街舞老師左戴維、身障者陳虹朱。左戴維說,團員都是小兒麻痺患者,每周固定練習,所有教學免費,初學者還能借用專業的運動輪椅,他希望鼓勵更多病友舞出自我。
陳虹朱是重度小兒麻痺患者,腰部以下不能動,她說,因身體關系,從小就受到許多異樣眼光,初中時父母將她送至彰化仁愛實驗學校就讀,她開始接受自己、學習才藝,最后甚至愛上輪椅舞蹈。她曾練到從輪椅上跌落,仍堅持繼續。
偶然機會下,陳虹朱認識舞蹈老師左戴維,針對輪椅族的特色、限制,一起規劃合適的街舞演出。
小兒麻痺病友曾玉婷表示,練舞過程她開發許多平時不會使用的手部關節、肌肉,“不再被身體局限,想象輪子就是自己的腳,我能輕易移動。”
56歲的陳琦明是重度身障者,加入團隊2個多月,跳起鎖舞比年輕人還“有感”,他笑稱,以前覺得街舞是“小孩的玩意”,他認為自己年紀太大、身體受限,怎能跳這麼新潮的舞,經過其他病友鼓勵,他克服害羞,跟著音樂節奏舞動。
生命勵樂活輔健會理事長陳奇峯表示,通過規律、適當的運動,確實能讓身障者身體更健康,但一定要量力而為。像舞蹈中將輪椅后傾、抬起前輪的“翹輪”動作,就要格外小心,避免“翻車”。
復健科醫師潘筱萍提醒,激烈運動前一定要了解自己、和醫師討論,循系漸進強化,以免“練一天、躺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