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愛心海南為受災學子鋪就“追夢路”

羅保銘蔣定之分別捐款1萬元資助災區貧困大學生

 

2014年08月19日14:37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愛心海南為受災學子鋪就“追夢路”

8月18日晚,文昌市四位災區貧困大學新生收到了省委書記羅保銘、省長蔣定之的助學捐款。左起分別為符祥貴、林芷宇、周青苗、符淑。 記者 王凱 攝

開學在即,連日來海南多家媒體對2000余名文昌災區大學生仍面臨學費難題情況進行了集中報道,呼吁社會奉獻愛心。省委書記羅保銘、省長蔣定之在“第一時間”響應,今天分別捐出1萬元,並委托媒體記者和文昌市教育局的同志當日將愛心善款分別送到文昌市昌洒鎮芽崀村符淑、翁田鎮排村周青苗、王堂村符祥貴、月崀村林芷宇等4名災區貧困大學新生手中,幫助他們順利入學。同時,災區大學生的學費問題也牽動著省內外各界愛心人士的心。曾在海南工作多年並分管過教育工作的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姜斯憲也通過民政部門捐款1萬元幫助災區學子。

羅保銘在捐款時表示,今天看了多家報紙對2000余名文昌災區大學生學費沒有著落的報道后,他立即和蔣省長商量,決定響應海南日報、海南廣播電視總台、南國都市報等媒體的倡議,每人從工資裡拿出1萬元,捐給災區的孩子們上大學,他們是國家的希望、海南未來的希望,也是他們小家庭的希望。相信充滿愛心的海南一定能夠讓每個受災家庭的孩子上好學。

帶著羅保銘、蔣定之的深切關懷,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南國都市報有關負責人今天下午趕赴文昌轉交善款並叮囑受捐的大學生們好好學習,知恩感恩,不辜負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希望和厚愛,學成后為建設祖國和家鄉貢獻力量。

文昌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代表文昌市委、市政府,對羅保銘、蔣定之的關愛表示感謝,並表示文昌市委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下一步方案,將加大資助力度,讓每個受災家庭的大學生都能順利上學。

符淑今年考上了瓊州學院,她的兩個雙胞胎姐姐正在四川農業大學和湖南科技學院讀大二。農家飛出了三隻“金鳳凰”,符淑的爸爸符敦川卻犯了難,“今年三個孩子上大學,光學費就要近2萬元,加上家裡又遭了災,負擔太重了。”符敦川種了10多畝木麻黃苗,今年正是賣苗的時候,但超強台風刮斷了樹苗。本來一畝苗可以賣2000多元,現在隻能賣400多元。家裡正為學費犯愁,沒想到羅書記、蔣省長親自捐款資助孩子上學,這位不善言辭的農家漢子一個勁說著謝謝。

已被蘭州商學院錄取的周青苗,剛剛結束她在文城鎮一家手機店的打工生活。一個多月的辛苦隻換來900多元,離她6300元的學費和住宿費還差很多。周青苗的父親2012年因病去世,媽媽帶著她和弟弟在寶芳鎮一個果園打工,住的是條件簡陋的木棚。每個月媽媽的工錢加上低保,也隻有2000元,僅夠全家生活,存不了錢。“媽媽想找親戚借錢,但我老家在翁田,親戚們很多自身也遭了災﹔想找果園老板借,他們這次損失也不小。”正在母女倆賒借無門的時候,5000元的善款帶來了及時雨。“我准備再貸6000元的生源地貸款,這樣基本就不用找媽媽拿錢了,以后的生活費我會自己打工掙。”周青苗說。

符祥貴今年考上了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他的姐姐也正在省內一所高職院校讀書。為了讓姐弟倆上學,家裡被台風掀頂的瓦房至今只是用油布蓋了蓋。“要重新鋪瓦片,瓦片加上工錢至少要3萬多元,舍不得。孩子上學是第一位的。”符祥貴的爸爸告訴記者。

盡管今年考上了東北財經大學,但林芷宇臉上總帶著一股焦慮:台風把爸爸打工的蝦苗場吹壞了,爸爸現在沒了工作和收入,去年被診斷得了腎病的媽媽每個月還需要2000多元的醫藥費,哪還有錢上學?直到拿到書記、省長資助的學費,這個小姑娘才露出了笑臉。

離開林芷宇所在的月崀村時,天已經黑了。臨走時,4名大學生托記者給羅書記、蔣省長帶了一封感謝信,信中最后寫道:“我們將把恩情化為動力,努力學習,學成后盡最大能力回報社會,回報家鄉。”

據了解,目前,社會各界的善款正通過我省民政、教育、總工會、希望工程等不同渠道源源不斷送往文昌,幫助災區學生上大學。(記者周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