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然
思維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它可以海闊天空超出環宇浮想聯翩,也可以像鑽進牛角尖裡窄得身都轉不過來。有時思維仿佛被套進圈子,頭上有個擺脫不了的緊箍咒,孫悟空也無可奈何。思維定式的泥潭也就是思維的自閉,思維跳不出來思想也就見不得陽光。
泥潭外的人,看泥潭裡的人挺可笑,為什麼那麼死板僵化,不跳出泥潭思考事情和處理問題呢?泥潭裡的人,覺得泥潭外的人挺無聊,淨在那裡胡說八道,我這兒哪有什麼泥潭,事情就應該這樣想,我考慮問題必須有立場有原則。問題恰恰出在這裡,他自己以為是立場和原則的東西,實際上是被有害的思維定式冒名頂替了。
一般而言,人的思維有某些定式難以避免,在一定的圈子裡思維也情有可原。只是思維定式別過於教條單一,不要陷進難以自拔的泥潭,定式和圈子不要太過於固化,特別是要防止一條道跑到黑。思維定式多一些,也會多些現實的選擇﹔思維視野寬一些,就能夠留下回旋的空間。
泥潭外和泥潭裡兩個不同的人,各有各的道理,好像都沒錯,觀察事物的方位不同,作出的判斷就可能南轅北轍。客觀公正地說,還是泥潭外的人頭腦保持清醒的概率更高,而泥潭裡的人陷入了思維定式勢必使其思想趨向偏狹。
當然,人的思維不應該天馬行空,想入非非的非分之想不宜過多,思維也要有一定之規。麻煩的是,有些所謂的一定之規,如果不隨著時間地點轉移更新,那就會被思維定式的泥潭陷牢。
要想跳出思維定式,一定要注意審視思維的邏輯起點,出發點錯了,落腳點必然偏。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思維邏輯起點固化在已有的條條框框裡了,那就說明思維發生異化的危險性很大,確有努力跳出思維定式泥潭之必要。簡單的方法是,果斷否定原來的思維方式和得出的結論,換個角度甚至逆向回溯思維,找到跳出泥潭的出口,使思維歸於正確的軌道。
譬如,有人的思維定式很簡單,也就是一個懷疑主義者。對誰都沒有信任感,對任何事情都持懷疑態度,生活中基本上沒什麼朋友,工作中很難和別人合作共事。一旦疑心太重形成思維定式,不但自己會很痛苦,還會造成別人的痛苦。一事當前,先來個懷疑,再來個懷疑,結果還是個大大的懷疑,重重疊疊的疑心,憑空設想出層出不窮的敵人。
有這種思維定式的人,思維圈子小得甚至連自己都容不下,到頭來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遇到這種情況,否定之否定的思維方法就有用了,否定別人之前首先否定自己,特別是要否定自己思維的所謂一貫正確性,否定自以為是的思維定式。要想肯定現在,那就從否定過去開始﹔要想開辟一條新路,那就必須放棄舊路。
解決上述思維定式的問題,需要自覺地向前邁出兩大步。第一步,是從“懷疑思維”邁到“信任思維”,使思維的指向有實質性調整。這一步是有條件的,應該主動變懷疑為信任。第二步,是從“悲觀情緒”邁到“樂觀情緒”,使思維的感情色彩趨於積極,跳出消極思維情緒的藩籬。
用老百姓的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遇事還是要往好處想”。邁出了這兩大步,思維的定式基本上就可以被突破了。此處強調的從懷疑到信任從悲觀到樂觀是相對的,並未否定科學研究和工作實踐中必不可少的懷疑精神,懷疑思維和懷疑精神是兩碼事。
這裡還可以換成另一個問題,來研究如何才能跳出思維定式。比如,從事政府工作,容易形成行政手段的路徑依賴,開會發文樂此不疲,除此之外就不知道還能干什麼。本來應該用市場機制解決的事項,總是願意用行政命令去插手干預,搞得企業無所適從、苦不堪言。
跳出這種思維定式的泥潭,一般化簡政放權的辦法管不了大用,還是要抓住政府轉型這個關鍵,在規范權力和調整職能上開刀動手術。包括機構的精簡,務必要下大的決心,該撤並的撤並,該取消的取消。斜門的廟不拆,歪嘴的和尚總會找事干。
也就是說,不是把廟裡的塑像和牌位調一調,香火爐換個地方,而是該撤神像的要撤神像,沒有用不管用或有負作用的廟該拆一定要拆。如果不這樣做,政府這隻有形的手就會經常痒痒,越伸越長代替了市場。簡來放去,轉來改去,搞的都是循環游戲。
在克服這一慣性的同時,還要破除單純依靠行政手段解決問題的習慣,形成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市場機制調節的理念。堅決清除政府萬能包打天下,固守權力和尋租的土壤,要致力於形成有限責任政府,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裡。徹底破除不開會不發文就不知道干什麼的習慣,不該管的不管,該管的要納入法制軌道。
這就是針對政府工作容易出現的思維路徑依賴,提出粗略的治理方向。至於政府某些思維定式的泥潭在哪裡,跳出來落腳到哪裡的問題,全部的結論當然不在這篇短文,而是要到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實踐中去找答案。
相關專題 |
· 任仲然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