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王東明赴蘆山地震災區檢查指導並出席重建工作推進會議

 

2014年07月19日14:29   來源:四川日報數字版-首頁

原標題:集中力量打好恢復重建關鍵之年的攻堅戰

7月17日至18日,蘆山強烈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一周年前夕,省委書記王東明,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專程前往雅安檢查指導災后恢復重建工作,並在成都出席重建工作推進會議。

一天半時間裡,王東明、魏宏深入天全縣多功鄉南天新鎮、南天現代農業科技園,蘆山縣蘆陽鎮幸福首座城鎮安居房建設現場、飛仙關鎮鳳凰村群團組織社會服務站、琪雅服裝公司,寶興縣靈關鎮鐘靈新城區建設現場、大溪鄉煙溪口村新村聚居點、正興漢白玉公司,雨城區第二中學、姚橋新區北外環繞城路建設現場,蘆天寶飛地產業園區鼎恆新能源鋰電池生產基地、廣藥王老吉雅安生產基地,實地考察城鄉住房、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重建以及新村聚居點建設、企業生產經營、社會組織管理服務等情況。

城鄉住房重建是災后恢復重建的首要任務。在煙溪口村新村聚居點,47戶輕鋼結構的新居坐落在綠水青山間。王東明、魏宏走進幾戶村民家中,細致了解統規自建、統規聯建和由政府兜底建設的貧困戶新居的結構、面積和建設費用,詳細詢問村民特別是困難群眾的生活和就業情況。村口路邊,一些村民正在樹蔭下納涼,王東明走過去與大家交談。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稱贊共產黨好、重建政策好,“我們對重建的住房很滿意”。王東明對村民們說,“看到鄉親們住上了新房子,我們很高興。希望大家在黨委政府的幫助下,把鄉村旅游和特色產業發展起來,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發自內心的喜悅洋溢在每位村民臉上。

王東明、魏宏非常關心災區產業重建情況。在南天現代農業科技園,王東明、魏宏走進農業創意館、立體栽培館、高效農業生產示范園和育苗中心,仔細詢問園區特色農產品育種、種植和銷售情況,對企業通過技術培訓帶動村民就業增收的做法予以肯定。王東明說,災區各級黨委政府要積極發揮牽線搭橋作用,結合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推廣“公司+合作社+農戶”等多種經營模式,充分利用好本地資源優勢,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考察中,王東明詳細了解各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進展,要求災區市縣以更大力度推進產業園區建設,省直有關部門組織專門力量予以指導支持,共同打好災后重建這張牌,趁熱打鐵招大引優,加快推動災區產業提檔升級。

統籌發揮群團和社會組織作用,是蘆山地震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一大亮點。在鳳凰村群團組織社會服務站,王東明、魏宏走進農民工子女快樂學校和一間間工作室,與社會組織工作者和青年志願者們交流,了解組織架構、協同項目實施情況。王東明叮囑隨行有關負責人,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災后重建意義重大,黨委政府要關心愛護志願者,幫助社會組織解決實際困難。

開展省內對口援建,為災區提供了重要物質和智力支持。在有關調研現場,王東明親切看望成都、德陽、綿陽、自貢、南充、攀枝花、瀘州援建干部,聽取援建工作情況匯報,稱贊各援建市“不僅規定動作完成得好,而且自我加壓、自選動作有特色”,希望大家繼續創造性開展工作,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為災后恢復重建做出更大貢獻。

考察結束后,18日下午,省重建委在成都召開蘆山強烈地震恢復重建工作推進會。會上,雅安市、邛崍市分別匯報本地區災后恢復重建工作情況,德陽市匯報援建工作情況,住建廳匯報災區城鄉住房重建及城鎮體系建設情況,團省委匯報災區社會管理服務工作情況,省信用聯社匯報金融支持災區城鄉住房重建工作情況。

認真聽取匯報后,王東明對一年來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給予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他強調,第二年是完成三年規劃重建任務的關鍵之年。要堅持加快進度與保証質量安全並重,在重建兩周年時實現規劃重建項目完工率達到75%以上,力爭達到80%,為全面完成重建任務打下決定性基礎。要緊緊圍繞重建規劃目標,把科學重建、民生優先、安全第一、保護生態、創新機制貫穿始終,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引導群眾合理預期,認真落實“以地方為主”的重建工作機制,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確保科學有序推進重建,確保災區和諧穩定。重點做好六方面工作。

第一,突出抓好項目建設,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圍繞今年年底和重建兩周年兩個時間節點,細化量化目標任務,分類加快項目建設,加快資金支出,著力解決施工力量、建材物資等要素保障問題。

第二,繼續把城鄉住房重建擺在首要位置。嚴格落實農房抗震設防標准,在保証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進度,確保明年底全面完成城鄉住房重建任務。要把城鄉住房重建和城市新區建設、舊城改造、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科學規劃建設一批幸福美麗新村和特色城鎮。要有計劃地加強困難群眾就業援助,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讓災區群眾既住上好房子,又過上好日子。

第三,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和城鎮體系恢復重建。把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重建擺在優先位置,加快推進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重建,突出抓好靈關鎮、龍門鄉、飛仙關等16個重點城鎮重建,著力改善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環境。

第四,高水平推進產業重建。以園區建設為重點推進工業重建,加快蘆山工業集中區、蘆天寶飛地園區基礎設施和標准廠房建設,同步抓好招商引資,既引進高科技產業和資本密集型產業,提升產業水平,又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災區群眾就業和收入。以現代農業基地建設為重點推進農業重建,加快構建農民長期受益穩定增收機制,惠及千家萬戶。以生態文化旅游為重點推進服務業重建,打造大熊貓文化、茶文化和山地旅游產品和品牌,增強旅游吸引力。

第五,扎實抓好地質災害防治“生命工程”。牢固樹立“防范勝於救災”意識,全面加強監測預警和隱患排查,盡早完成地災工程治理和震損水庫、堤防維修加固,落實避險搬遷和臨時避讓措施,努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第六,全過程加強質量和資金監管。堅持質量第一,嚴格落實項目質量安全終身責任制。抓好資金物資使用管理跟蹤審計,依法從嚴處理貪污、挪用、侵佔重建資金物資行為,做到零容忍。

王東明強調,災區重建任務繁重艱巨,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要求,發揚連續作戰、不怕疲勞的精神,帶領災區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堅決打贏災后重建這場硬仗。省重建委、省直有關部門、災區黨委政府、對口援建市都要充分履職盡責,認真查找不足,主動發揮作用,行動上更緊起來,工作上更實起來,節奏上更快起來,形成推動災后恢復重建的強大合力。

省領導李登菊、王懷臣、鐘勉、陳光志、王寧、曲木史哈,省直有關部門、災區市縣、對口援建市負責人參加會議。(記者 張宏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