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為誰踢球?——世界杯上繞不開的國足話題

2014年07月04日10:1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為誰踢球?

盡管大家一再呼吁,世界杯期間最好少提中國足球,可這真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看到日本、韓國和伊朗的隊員在巴西的草地上奔跑,看到人口不足500萬的哥斯達黎加闖進八強,看到不到400萬人口的烏拉圭產生了蘇亞雷斯、弗蘭那樣的巨星,再看到人均收入並不那麼高卻同樣能進入十六強的非洲兩隊時,中國足球再次成了大家“吐槽”的目標。

巧合的是,在世界杯小組賽期間,新組建的中國國家足球隊也首次亮相,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們的賽程安排完全復制了世界杯小組賽的賽制,共進行了三場比賽,只是對手隻有兩個,一個是在國際足壇排名和中國隊相近的馬其頓隊,一個是排名和韓國隊差不多的馬裡隊,並且實際上這些隊來的主要是效力於本國聯賽的國奧隊員,幾乎沒有國家隊的主力。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先以2比0勝馬其頓,接著和對手戰成0比0,最后在深圳以1比3負於馬裡隊。中國男足新任主帥佩蘭的第一期集訓以這樣一個並不令人滿意的成績告終。

當然,新國足也有為自己開脫的理由:此次集訓大多以90后球員為主﹔隊員對新主帥佩蘭的戰術要求需要逐漸適應﹔很多球員是首次配合。因此,國足失誤多、場面不好看是情理之中,失利在所難免。然而,球迷們也有極為不滿的理由:中國隊的隊員真的以入選國足為榮了嗎?在場上,他們真的拼了嗎?教練要求他們做的,他們真的做了嗎?

這三場熱身賽,我們看不到中國隊的基本陣型和打法,隊員們基本上是跑到哪兒算哪兒,球也是傳到哪兒算哪兒,相互之間的跑動、策應、配合少之又少。更致命的是,從隊員的表現可以看出,至少是部分隊員並沒有認為入選國足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

記者從中國足協的官網上沒有查詢到任何有關這三場比賽的技術統計。我們隻能通過電視轉播來分析國足的表現:三場比賽中,與馬其頓的首場比賽是隊員跑動最多的一場,估計在80公裡左右,后兩場比賽都不會超過70公裡﹔搶斷、鏟球方面,場均都不超過20次。

記者手頭有一份伊朗隊在世界杯小組賽三場比賽中的技術統計數據,他們的跑動距離達323公裡,場均跑動108公裡,在所有32支參賽隊中名列前茅。一個突出的現象是,伊朗守門員的跑動距離在世界杯所有球隊的門將中更是佼佼者,哈吉吉三場比賽的跑動距離有兩場超過4000米,一場達到3600米,足可充當半個中后衛。勤能補拙,伊朗隊正是依靠勤奮的跑動來彌補選位和一對一防守上的缺陷。

米盧曾經說過,態度決定一切!拿世界杯上的伊朗隊與熱身賽上的中國隊比較,以中國隊這樣的比賽態度,就算中國隊的六七個隊員全都是梅西,也休想贏得比賽。

在本屆巴西世界杯上,喀麥隆隊因嫌獎金太少一度拒絕登機前往巴西﹔加納球員以罷訓要挾獲得300萬美元現金﹔同樣因獎金問題尼日利亞是否參加與法國一戰一度成疑……結果,喀麥隆、加納小組出局,尼日利亞無緣八強。

國家榮譽感的缺失並不是非洲球員的“專利”。其實,在中國,很多球員為國家隊踢球也不是十分情願,而這在足球圈裡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國家隊每天的補助是200元,就算參加一年全部的國家隊集訓,最多也就拿到10000元左右。而在俱樂部裡,光是比賽獎金,少則一兩百萬元,多則五六百萬元,加上工資,收入能翻番。如果在國家隊受傷,獎金受影響不說,失去了在俱樂部的主力位置,損失可謂巨大。最典型的就是去年的“6·15”中泰之戰,在那場比賽中,國足隊員消極怠工,影響極壞,使得中國足協、國家隊管理部和國家隊極其罕見地各發一封道歉信……

為國效力,本是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為什麼到了足球場上,這種義務卻會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北京市社科院體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認為:“出工不出力,並非國足運動員專屬,在社會上很多領域都有體現。但對於國足而言,目前解決出工不出力的最好措施就是實實在在地把成績提高,找回之前喪失殆盡的榮譽,使為國家隊打比賽成為一種為國爭光的驕傲,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彌補國家隊與俱樂部收入差距的問題。必須讓球員和公眾同時意識到國家隊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才能扭轉這種局面,而提高水平無疑是必要的前提。另外,提高國足球員的國家榮譽感,必須與當下社會文化的發展相輔相成,愛國教育是全社會的大命題,不應隻盯著足球,而這項工作同樣任重道遠,不是上幾堂課、讀幾本書就能完成的。”(記者 王 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