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秉志
工資性收入仍然會溫和上漲,但漲幅可能會有所回落。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迫使企業必須通過提高工資標准才能雇到高素質的勞動者。但也應看到,我國的勞動生產率近年來出現下滑,應推動企業運用創新方式培養人才,而不必採取一味大幅推高工資指導線的方法來解決勞動力資源短缺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0余個省(區、市)人社部門發布了2014年企業工資指導線,與去年相比,多地工資指導線漲幅出現下調。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喬健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工資指導線包括工資增長基准線、工資增長上線和工資增長下線。工資增長基准線是指企業工資的平均增長幅度,適用於生產正常發展、經濟效益增長的企業﹔工資增長上線可稱為預警線,適用於經濟效益增長較快的企業﹔工資增長下線則適用於經濟效益下降或虧損的企業。
“與最低工資標准的強制性相比,工資指導線隻對企業工資決定起參照作用,並不具有法律強制力。”喬健說。1994年頒布的《勞動法》規定:“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制定和實施了工資指導線制度,它與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制度、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一起作為企業工資決定的配套制度而發揮作用,引導企業通過集體協商或其他方式確定工資水平。
企業工資指導線將發揮怎樣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教授都陽認為,企業工資指導線既能幫單個企業了解整個市場的工資信息,又可助單個企業掌握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情況。此外,還存在著一些企業層面的工資決定機制與社會發展目標不匹配的情況,這時,工資指導線將為企業提供充分的市場信息,指導企業作出調整。
“企業工資決定的核心是勞動力市場的供給情況,通過向企業和勞動者提供更充分的勞動力市場信息,企業工資指導線可以讓市場機制在工資決定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都陽告訴記者。喬健認為,企業工資指導線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還取決於集體協商主體的建設、企業民主參與渠道的暢通以及工資決定基礎和配套制度的完善等因素。
企業工資指導線為何會出現漲幅下調?“這主要是與結構調整帶來的宏觀經濟不景氣和經濟增速下滑有關。”喬健表示,今年一季度,各省(區、市)經濟增速普遍下滑。由於企業增本減利突出,若工資增長過快將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吸納就業。因此,工資指導線和最低工資標准的增幅都會較前一階段有所收窄。
盡管如此,喬健仍認為,工資性收入仍然會溫和上漲,但漲幅可能會有所回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勞動力市場已由供過於求轉向供求均衡,甚至一定區位和行業已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這些都迫使企業必須通過提高工資標准才能雇到高素質的勞動者。
“但也應看到,我國勞動生產率近年來出現下滑。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又至關重要。因此,政府還應推動企業運用創新方式培養人才,而不必採取一味大幅推高工資指導線的方法來解決勞動力資源短缺的問題。”喬健說。
“漲幅下調,並不意味著沒有漲。換句話說,如果指導線和工資變化方向是一致的,勞動生產率還需進一步提高才能抵消它的影響。”都陽說。實際上,在健全企業職工工資決定和正常增長機制方面,當前的難點是如何處理好經濟增長與工資提高、擴大就業與工資水平的關系。喬健認為,應著力於最低工資制度、工資指導線制度、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制度等制度建設,特別是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建設,以此來破解難題。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