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導演:潘多利·佛加瑞《小英格蘭》(希臘)。
最佳女演員:佩內洛普·忒西麗卡(右)《小英格蘭》(希臘)。
最佳男演員:維他亞·潘斯林加姆《最后的執刑人》(泰國)。均 蔣迪雯 攝
“當你是一個電影導演,你時常是一個做夢者,但今天發生的一切都沒有在夢裡想過,謝謝上海!”隨著最后一尊金爵獎杯——最佳影片獎授予希臘影片《小英格蘭》,為期9天的第17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上海大劇院落下帷幕,74歲的希臘導演潘多利·佛加瑞同時把最佳導演收入囊中,該片女主角佩內洛普·忒西麗卡加冕影后,《小英格蘭》成為當晚最大贏家。泰國影片《最后的執刑人》男主角維他亞·潘斯林加姆獲封金爵影帝,中國影片《勝利》、《五彩神箭》分別拿下評委會大獎和最佳攝影獎。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童剛,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麟,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等出席閉幕式。童剛在閉幕致辭中表示:“本屆電影節共有來自102個國家和地區的1099部影片報名參賽,報名參展影片更是多達1808部﹔400多家中外媒體爭相報道了這一盛況。電影節期間,遍布上海的35家影院,吸引了數以十萬計的觀眾欣賞了300多部中外新片佳作﹔國際影視市場活躍空前,中外電影合作項目豐富多彩,電影論壇視野開闊、熱點聚焦。這些都標志著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正在不斷提升。當前,中國電影正處於良好的發展時期,觀影人次不斷增加,市場前景十分喜人。這是我們繼續辦好上海電影節的堅實基礎。有理由相信,在中外電影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社會各屆的共同關注下,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在鞏俐領銜的金爵獎國際評委評選下,本屆金爵大獎各有歸屬。鞏俐說:“評委會用了6天時間,用我們的眼睛和心認真觀看了15部參賽影片。昨天,我們花了5個小時討論出所有結果。對於所有評委來說,這是一個難得、難忘、非常溫暖的工作。一個成功的電影節不會用金錢評價一部電影的價值,在這裡,沒有票房的困惑,沒有評論的干擾,在這裡,我們充分感受到電影人的自由、受到的尊敬和我們的平等。感謝上海國際電影節給予的平台。”
在電影節期間備受好評的希臘電影《小英格蘭》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三項大獎。評委會認為“這是一部感人的、完整的、在各個層面都制作精良的電影。它極具神秘氣息,真實反映了希臘悠久的歷史和那兒形形色色人物的生活。導演用精美絕倫的視聽語言,將這一部關乎人性的命運悲劇演繹得極具魅力。佩內洛普·忒西麗卡細致入微、極具張力的完美表演是這部影片由始至終的靈魂。她把觀眾引入了她隱秘的內心世界,一步步從幸福走向悲劇”。《小英格蘭》劇組成員則說,上海的肯定是對正在遭遇經濟危機的希臘電影和希臘人民最大的鼓勵。
泰國影片 《最后的執刑人》男主角維他亞·潘斯林加姆從上屆影帝張家輝手中接過金爵影帝獎杯。有趣的是,兩位影帝曾在曼谷有過合作,亞洲電影的交融發展可窺一斑。
本屆電影節大熱門,德國電影大師施隆多夫作品《外交秘聞》獲得最佳編劇獎,自編自導的施隆多夫與另一位編劇西裡·賈裡共享金爵大獎。施隆多夫以一段視頻向中國同行致意:“很遺憾不能來到上海,我愛上海,正如上海愛我。”
以音樂為主題的英國影片《重新開始》眾望所歸獲得藝術貢獻獎(音樂),評委會認為:“電影配樂推動著情節發展,充斥著生機,透露著活力與喜悅。”上台領獎的制片人格雷格·亞歷山大說,電影講述年輕女孩來到大都市的故事,“她帶著很多東西來到這個城市,但在很短時間內都失去了,而她學到了一件簡單的事”,接著,格雷格用中文說道——“音樂是超越國界的語言。”
中國影片《勝利》、《五彩神箭》分別拿下評委會大獎和最佳攝影獎。評委會評價《五彩神箭》“採用了傳統而大膽的拍攝方式”,攝影師羅攀則把感謝獻給青海的土地和人民,“沒有他們,我拍不出這樣的畫面和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勝利》導演張猛和《五彩神箭》導演萬瑪才旦都曾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張猛的成名作《鋼的琴》也從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創投項目走出。從亞洲新人獎到金爵獎,兩位導演一路走來,顯示上海國際電影節多年孵化青年電影力量的成果。
搭建平台,助推上海電影產業騰飛,開放資源,讓觀眾享受電影的快樂。今年,首次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牽頭具體承辦的電影節呈現出新氣象、新活力和新的社會影響力。組委會致力於在改革中凸顯民生辦節、創新中堅持開門辦節、方式中拓展內涵辦節、格局中實施融合辦節、機制中豐富主體辦節,面向市民的展映單元影片以其多元選擇和上乘質量被觀眾稱贊為“近年最佳”,連接業界的國際影視市場、電影論壇、官方發布等設置緊扣電影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獲得業內人士好評。頒獎典禮后放映了閉幕影片《變形金剛4》。(記者 施晨露)
短評
期待新的跨越
“為新人、為華語、為亞洲”,舉辦了17屆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今年首次鮮明地提出了全新定位,金爵獎競逐中,兩位從亞洲新人獎平台走出的中國導演作品獲得評委會青睞,恰好對這一新定位做出巧妙注解。
影視產業是未來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把發展電影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引擎,每年6月舉辦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在這片最適合電影生根發芽、開枝散葉的土壤中,如同一個巨大磁場,雲集業界精英尋找產業空間和合作伙伴,吸引國際影人與中國牽手,扶持電影新人在此起步,匯聚四方觀眾盡享光影之樂。
今年,新的辦節機制為電影節增添新活力、新影響。更加凸顯民生辦節、更加致力於開門辦節,讓往來於各大展映影院的影迷觀眾笑容更多,穿梭於市場、論壇的業界嘉賓更有效率。在跨界融合成為產業主旋律的今天,電影節不限於“影”,引進教育、金融、科技等各方力量,為上海電影工業的重新崛起、中國電影市場的更加騰飛插上翅膀。
一句著名的電影台詞這樣說,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電影節是9天的影視盛宴和思想碰撞,更是全天候、全產業鏈提升上海影視業發展高度的新起點。
為觀眾服務,為產業布局,站在新起點,來年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待新高度上的新跨越。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