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16集團軍某團博士團長王鐵峰潛心練兵帶出一支勁旅,官兵們說——

“跟他上戰場,我們心裡特有底”

劉德武 朱小虎 特約通訊員 鄒秋月

2014年06月13日09:26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跟他上戰場,我們心裡特有底”

王鐵峰進行射擊動作示范 朱小虎攝

1、深夜時節,第16集團軍某團作戰會議室仍燈火通明,團長王鐵峰正帶領攻關小組研究步坦協同新戰法。他時而站在沙盤前凝思,時而用鉛筆在挂圖上標注,時而與小組成員熱烈討論……

說起自己的搭檔,團政委張宏脫口而出:潛心練兵,智勇雙全。官兵們對這個團長的印象又如何呢?釆訪中,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跟他上戰場,我們心裡特有底!”

當團長前,王鐵峰先后攻讀了碩士、博士學位,發表軍事學術文章80余篇,他撰寫出版的軍事理論著作被列為部隊院校教材,領銜參與的課題被列為全軍軍事科研工作“十五”計劃重點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是名副其實的學者型指揮員。

王鐵峰剛到團裡上任時,不少官兵都覺得他只是一介書生。沒想到,這個書生團長“頭三腳”就踢到了戰斗力建設的點上。

2、過去,該團一直沿用帳篷式指揮所。王鐵峰將讀博期間的研究課題與工作實踐對接,對指揮所進行車載化改革,率先建起了團級野戰機動指揮所,實現了信息共享、多維傳輸、一體指揮、遠程控制和戰保一體,指揮效能大幅提高。

一次,上級命令該團緊急趕赴某地執行抗洪搶險任務。王鐵峰指揮全團聞令而動,半小時后完成平轉應急出動。任務結束后,上級給出評價:行動迅速,施救得力。面對表揚,王鐵峰卻眉頭緊鎖:“這次救災是輕裝出動,要是全員重裝出動,還能有這個速度嗎? ”

過去信息單線層級傳遞,戰斗命令從團到營連,從營連再到各車場,傳遞速度緩慢。為改變這一現狀,王鐵峰帶著技術人員研究出“應急響應系統”,把作戰室與全團各有車單位、各車場直接通聯,實現了可視對講、一網同頻。

不久,上級對該團進行了一次不打招呼的戰備拉動。隨著命令的下達,王鐵峰一邊召集營連干部部署任務、研究方案,一邊同步命令駕駛員到位、啟封出動車輛。多線並進的扁平式指揮模式,大大簡化了指揮環節,全團全員全裝緊急出動時間縮短了近40%。

3、“就怕團長來轉,一轉准會有問題﹔就盼團長來轉,一轉咱就有提高。”官兵們說,團長看啥都覺得有差距,戰備訓練中哪怕是一個細小的環節不滿意,他都不放過。

修理所上士尹方強對王團長三改電瓶小推車的事記憶猶新。以往,團運輸車蓄電池因統一在修理車間的充電台上充電,遇有任務出動,駕駛員首先要將近40斤重的電池逐個裝到車上。整個過程,沒半小時下不來。

“這怎麼行?”經過實地考察和論証后,王鐵峰果斷提出拆掉充電水泥台,將其改造成平板活動式的小推車。運行一段時間后,王鐵峰發現四輪小推車雖然平穩但速度還是不快。研究論証后,他又將四輪小推車改為獨輪小推車,裝運蓄電池時一個人就可推著跑。運用中,細心的王鐵峰又發現獨輪車不穩,他再次召集人員改進,給獨輪小推車裝上了能收能放的四個支架,平時可平穩放在修理車間充電,遇有任務收起支架即可成為獨輪車,一人一次能運送4塊電池,效率比以往提高了3倍多。

2011年底,王鐵峰率部參加上級組織的陸空聯合攻防演習。考慮到當時的惡劣天氣、陌生地域等諸多因素,有人建議還是沿用以往的做法,讓實彈射擊與戰術運用分離,以確保安全。

“這樣的實兵實彈跟打靶有啥區別?今天消極保安全,明天上了戰場就要吃大虧!”王鐵峰態度堅決,堅持按實戰要求組織實兵實彈演練。

子彈貼著頭皮飛,炮彈追著官兵打。演習結束,不僅參演官兵頭上冒出了汗,就連兄弟單位的指揮員也豎起了大拇指:“真夠膽大的!”這次演習,10余項戰法訓法得到了近似實戰的檢驗。

4、多年潛心練兵,王鐵峰帶出了一支勁旅。今年年初,一場紅藍實兵對抗演練在北國某地打響。紅方部隊在王鐵峰的指揮下,創新步兵進攻戰術,幾次將“藍軍”逼入絕境。演練復盤會上,“藍軍”指揮員握著王鐵峰的手說道:“跟你打仗很長見識,明年咱們再戰!”

任團長5年多來,王鐵峰率領部隊10多次完成軍事演習、應急救援等大項任務,創新戰法訓法20余項,團隊先后被總部評為 “基層建設先進旅團級單位”,兩次被軍區評為基層建設標兵團,連續3年榮立集體二等功。他個人被上級表彰為“愛軍精武標兵”“學習成才先進個人”“能參善謀標兵”和“學雷鋒標兵個人”,先后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