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行。”端午假期來臨,大連市中山區跳蚤市場再次排起了一公裡多的長龍,場面十分火爆。為了倡導勤儉節約,該區這個舊物交換大集每周六上午9點准時開市,通過舊物交換讓物盡其用。而與往日不同的是,這次大集上又多了不少亮麗的衣裝,隻送不換。原來,這些衣服全部來自區裡中央商務區的118個“白領舊物回收站”。
“六個錢袋供養一個孩兒,很多小孩衣服沒怎麼穿就小了,衣櫃塞得滿滿的,在我們公司像我這樣的情況不少,大家都覺得扔了可惜,但大多衣服都給扔了。”在大連鴻源大廈工作的李女士為了自家的舊衣服頭疼。資料顯示,我國每年被扔掉的舊衣服大約有2600萬噸。大量舊衣服最后進入填埋場、燃燒場,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還加重了環境負擔。過剩的衣服不是沒人要,而是找不到需要的人。
今年5月末,大連市中山區全面開展了“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把勤儉節約融入居民工作、生活的每個環節。“從細節入手求實求效,避免舌尖上、指縫裡的浪費,引導人們在一言一行、一點一滴中培養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中山區委書記郝明告訴記者,作為大連的中心城區,該區率先在人民路中央商務區的所有商務大廈設立了固定的“白領舊物回收站”,啟動了舊物漂流活動。社區志願者每周集中收取白領們捐贈的外衣、毛衣、小家電等舊物品,隨時提供給有需要的人,實現閑置物品社區共享。
舊物漂流活動啟動不到一周,已經收到了舊衣物和舊電器共計3758件。目前,區裡的200多家企業近千名員工參與活動,627件舊物有了新的主人。該區還將在所有社區、學校全面開展舊物漂流活動,積極倡導市民加入曝光泔水缸、資源循環利用、節能利民等行動中。(記者吳琳 通訊員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