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追夢牛哥”——“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唐旺旗的故事

記者 王萬程

2014年06月01日11:49   來源:廣西日報

原標題:“追夢牛哥”

  5月20日,賀州市委組織部接到通知,唐旺旗被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

  唐旺旗是誰?“牛人”也!當選過北京奧運火炬手、勞動模范、經濟能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打造出了廣西農村土地流轉著名的“白牛模式”,華西村領頭人吳仁寶在世時把他當朋友,吳的后人至今也還和他保持著聯系。

  他現在擔任富川瑤族自治縣葛坡鎮馬槽行政村白牛自然村黨支部書記,因生長在白牛村,又像牛一樣強壯,人送綽號——“牛哥”。又因他有個口頭禪——“做人得有夢想!”大家都叫他“追夢牛哥”。

  他的人生經歷,的確和“牛”息息相關。

  他是村裡第一個外出打工的“拓荒牛”。白牛村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村,全村有4個村民小組,居住著400多名瑤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因交通不便,觀念落后,人均年純收入不足400元。唐旺旗第一個走出山溝溝到廣東闖天下,打工、做生意全干過,幾年下來,富了。

  唐旺旗也被人嘲笑為“蠢牛”過。1995年,富起來了的唐旺旗競選馬槽村委會主任,落選。他不甘心,趁村民開會之機,自薦當白牛自然村“村長”。在國內,自然村還沒設置這一“職位”。有村民說:“你當吧!反正鄉裡也不認這個‘官’。”說完,眾鄉親哄堂大笑。他卻一臉嚴肅地發表就職感言:“做人得有夢想!我的夢想就是幫助你們致富。”他言辭激揚,村民卻私下笑他“蠢牛!官迷!”

  村民說他“官迷”,他可一點也不“迷”,把“編外村官”當成了責任。他賣掉兩頭豬,又四處籌集,湊3000多元錢,租三輛大巴車,拉近百村民到恭城、全州等地考察學習。當時的恭城、全州靠種桃子、柿子,經濟發展迅速,人均年收入已達1500多元,讓白牛村人驚羨不已。

  學習歸來,村民見縫插針種柿樹。但由於規模小,管理散,且沒技術,兩年后,柿子樹隻長葉不結果,成了風景樹,群眾把果樹砍了當柴燒。

  經此一劫,村民叫他“蠻牛”。

  “蠻牛”碰牆多了,也能變成“智牛”。多方查找原因后,唐旺旗認為:小打小鬧成不了事,得把土地整合起來。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復雜。全村人第一次開會討論土地流轉,隻有50%以上的村民同意。唐旺旗和村裡的10多名黨員,找有意見的農戶做思想工作,大年三十晚上還在談,大年初一隻休息了一天,又接著談。

  最終,在唐旺旗的推動及村裡黨員們的幫助下,白牛村土地流轉獲得成功,上世紀90年代中期即流轉土地2000多畝,佔村裡耕地的80%以上。白牛村也因此成為廣西較早流轉土地的村,土地流轉“白牛模式”備受關注。

  土地流轉后,選擇種臍橙。如今,該村種植臍橙面積2157畝,其中優質臍橙1657畝。

  果樹種上了,咋管理?他和村民代表們商量了幾天,最終達成了“集體統一開發、分戶承包經營、小組協調生產”的模式。即在土地流轉統一規劃種植后,再把果園承包給村民,村民向集體繳納承包金。此后,村裡的水果協會,進行統一管理果園,承包人具體執行“當工人”,村集體除從銷售的利潤中收取一定提成外,更多的收益屬於村民自己。“不願意種地的可繼續外出打工,年底根據土地份額從村集體收入中分紅。”唐旺旗說,“願意種地的,可以從村集體裡承包果園,年底不但可以根據自己的土地份額從村集體獲得分紅,還有大量的種植收入。”

  如今,白牛村所有的土地已全部完成了流轉,種植水果近3000畝,立體水面養殖面達500畝,全村人均純收入1萬多元。而且,全村人隻有5人外出打工,卻雇佣近百名外村人幫打理果園。

  帶領村民致富的夢想實現了,但唐旺旗沒有止步。他說:“以后白牛村既有農業種植養殖,又有農產品深加工,甚至還要引進工業的集團公司。”

  5月25日,他正在往湖南運送板鴨。現在在湖南永州一帶,他的“旺旗板鴨”比普通板鴨每公斤貴2.4元,且從不滯銷。

  唐旺旗說:“我現在把鴨子加工成板鴨,僅此一項一年收入10萬多元。我要用這種方式,引領村民從農業種植往農產品深加工轉變。”

  “人就是得有夢想。”他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趙晶、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