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偽科學”存在的社會心理基礎

樂國安

2014年05月29日09:3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偽科學”存在的社會心理基礎

這些年來,時不時有“大師”問世,不少人上當受騙,原因到底在哪裡?人們接受某種觀念、相信某種現象的存在,有其社會心理基礎。本文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偽科學在社會上還有市場的社會心理基礎,對上述問題作出了心理學的回答。

源於無知

人們常說謊言止於智者,似乎凡智者就能識別謊言,看清偽科學的本質。但是,現實情況是,有的智者,甚至是大智者,也會相信王林們所謂的“隔空發功”“綠豆治病”等等偽科學的東西。可見,“偽科學止於智者”的說法並不完全准確,而應該說“偽科學止於知者”,或者說並非智者就一定不信偽科學,隻有知者才能識別偽科學。

所謂知者,就是知道相關科學知識的人。就人類而言,科學進步了,科學知識豐富了,對自然和社會的理解也就相應地脫離了迷信或稱為“偽科學”的羈絆。古代,人類並不知道腦的功能,只是發現人死了心臟便停止了跳動,於是認為心臟主宰著人的精神。這種見解是不合於科學的,源於對人體各器官功能的無知。當然,今天我們仍然沿用所謂的“心情”“心理”“心智”等說法,絕不等於人們至今真的認為是心臟的作用。有了關於人腦、心臟功能的真科學知識,先前的“偽科學”就失去了市場。

又如,早先人類認為自己賴以生存的大地是平的,或者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到了后來,人類才知道地球是圓的,它不是宇宙的中心。有了對於宇宙的科學認識,先前關於這方面的“偽科學”就沒有了市場。《北京地方志·氣象志》有描述稱,明清時代的北京城就出現過霧霾。當時人們由於缺乏科學知識,不理解霧霾產生的原因,對霧霾束手無策,於是明清兩朝皇帝都曾命文武群臣致齋三日,並下令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動上蒼,賜下甘霖”。(轉引自“網易·歷史”資料)這也是因不懂科學而相信迷信或偽科學的一個典型例子。

就個人而言也是同樣的道理。例如,你知道某種疾病的病理學原理,就會找醫生為你治病,而不是求神拜佛,找所謂的“大師”為你念咒畫符﹔你知道了電閃雷鳴的科學原理,就不會相信被雷電擊中是遭了“天譴”﹔你懂得心理學的科學知識體系中關於人的感覺、知覺產生的生理學基礎,知道人的視覺是視覺神經系統的功能,是進化過程中感覺器官專門化的結果,就不會相信耳朵認字這類所謂的“人體特異功能”﹔你懂得了水稻的生長原理,就不會相信畝產幾萬斤乃至幾十萬斤的胡言亂語。

總之,對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有了科學的解釋,而且人們又對這些解釋有所了解、成了自己頭腦裡存儲的科學知識,就不會相信偽科學了。也就是說,有了科學知識,偽科學就難以有市場。

源於對“權威”的過度崇拜

崇拜權威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心態。在內心深處,幾乎人人都多少有一些崇拜權威的情結,這可以說是人類在其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心理品質,它有助於人類的發展,也有助於個體在社會的生存。但是,一個社會如果形成了一種過度崇拜權威的風氣,則勢必迷信盛行,那時講真話或傳播科學知識,反倒有可能成為另類,發展下去,必然是社會的混亂和倒退,形成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黑暗時代”。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其實是不乏這種教訓的。

過度崇拜權威,是偽科學有市場的另一種社會心理基礎。一個人如果過度崇拜權威,那麼他就容易變成迷信權威,進而模仿權威,唯權威馬首是瞻。社會心理學家指出過,社會本身就是一種模仿。模仿,或者說觀察學習,是社會成員獲得某種行為方式的途徑。社會成員在模仿他人時的一個規律是:地位低的人傾向於模仿地位高的人。也就是說,權威容易成為人們模仿的對象,在過度崇拜權威的時代尤其這樣。這就是所謂的“模仿權威效應”。在這種狀態下,如果權威的話語和行為是合於科學的,則危害性不大。問題是,所謂的權威並不是什麼都明白的人物。你可能是一位頂級的醫學大師,有十分豐富的現代醫學知識,但是不見得你對空氣動力學也有著高深的學識﹔你可能是獲得過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但是對於水稻的生長規律可能並不了解﹔你可能是一位才高八斗的歷史學家,但是也許你並不明白自然界何以會出現龍卷風、海嘯和地震。假如權威人物對自己不懂的事情隨便發表意見,那就意味著在冒傳播偽科學的風險,有可能為過度崇拜權威的社會成員,提供一個有悖科學的模仿榜樣。

另一方面,社會上的一些真騙子常常十分聰明,他們大都有利用“模仿權威效應”的伎倆,通過權威人物來包裝自己,達到愚弄人的目的。回顧這些年來一些真騙子,如所謂的“大師”、“神醫”等等,都有這樣一個發跡史。這些制造偽科學的人,很重視和權威人物交往,留下種種和權威人物交往的印跡,並大肆宣揚,名人、權威成了“大師”手裡的一杆槍。善良的、對相關科學知識缺少了解的人往往因此上當受騙。因此,權威人物需自重,不要在自己成為權威人物之后誤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對什麼問題都有發表意見看法的權力。這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

源於自身“心理防衛”需要

“心理防衛”,是心理學中經典精神分析理論使用的一個術語,是指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以及個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機能。其含義是,當人在追求某個目標失敗時、在某種欲望沒有得到滿足時、在遭受到挫折時,會自動地或主動地採用一些辦法來安慰自己,為自己的不成功、甚至是失敗尋找“恰當的”“合理的”理由,以獲得自身心理平衡。所謂的“酸葡萄哲學”“阿Q精神”就是這個意思。

心理防衛機能對於人的身心健康是有重要的積極意義的。俗話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當自己遭受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如果承認是因為自己的無能所造成,否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那是很痛苦的,會對自己的身心造成傷害。為支撐對自我價值的認同,需要尋找所謂的合理理由解脫自己。但是,這種自我防衛不能過度應用,否則真是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法”了。

相信迷信,或者是相信偽科學,很多時候就是源於人們自身“心理防衛”的需要。事情做得不好,或者是失敗了,於是就說這是天意,是命運的安排,甚至是因為生辰八字、所屬星座的問題,以此解脫自己。“既然是這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因素造成了失敗,那就不怪我沒有努力,也不能怪我目標不合理了。” 這種心理防衛盡管對人有一定安慰作用,但如果一個人過度地陷入這種阿Q式的自我防衛當中,也是一個悲劇,由此免卻了對真實的失敗原因的理性思考,對於自己今后人生的發展並無益處。

源於“自我效能感”不足

自我效能感,是對自己達成某一目標的能力的評估。自我效能感強的時候,人對自己將要做的事情有較高的自信,覺得成功的把握較大﹔反之,自我效能感弱的時候,就顯得信心不足,感到成功的把握不大。

然而,追求成功是大家都有的一種行為傾向。於是,在自我效能感不足的時候,也就是在感到無助時,感到力量不足時,例如生病了,例如生意場上,例如在熱衷於追求晉升的職場上,會試圖借助某種神秘的力量為自己助力,以提高自信心。這就使得一些偽科學的東西,有了被接受和被使用的心理基礎。

在描述古代戰爭的一些文獻中,常可以看到,在想要開戰或大戰即將到來之時,指揮將領身邊的佔術士會幫他“夜觀天象”。這裡的夜觀天象,並非試圖預知天氣如何,而是要通過所謂的星象,預卜戰事的勝敗。拿今天的觀點看,這當然是一種違反科學的迷信行為。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本質上是在內心深處對能否取得戰斗勝利的自我效能感不足。假如兩軍對壘,自己這一方在兵力上有絕對的優勢,則恐怕隻需長驅直入,用不著去看什麼天象了,因為此時有足夠的自我效能感。

現在,有的人生病了,而且是重病,覺得現代醫學技術不能治好,或者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支持治療,也會感到自我效能感不足,於是就有可能尋求偽科學“偏方”,可能乞求王林那樣所謂的“大師”“神醫”。還有,有的人做了壞事,對於是否會被揭露,心裡沒有底,忐忑不安,即自我效能感不足,於是燒香拜佛,乞求“神靈”保佑﹔也有的人特別想達成某種目的,如職務升遷、生意成功等,可是心裡又沒有把握,於是見佛就拜,甚至尋求“預測大師”面授機宜,都是屬於因自我效能感不足而相信偽科學的例子。

迷信行為是一種社會行為,在一些特定的社會條件下會變得多起來。歸納起來,大體有這幾種情況:1、科學不夠進步的社會,偽科學、迷信自有市場。2、社會規范對社會成員的約束力降低時,迷信的東西,偽科學的東西容易泛濫。3、反對或清除一種迷信、一種偽科學時,又可能建立了另一種偽科學,另一種迷信。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國民的科學素質﹔不盲目崇拜權威﹔客觀而理性地面對自己的失敗和挫折﹔努力開展科學研究,揭示自然界的奧秘,以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消除某些消極的社會條件,是遏制偽科學市場的有效辦法。

(作者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南開大學教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