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領袖人物紀念館

新時期鄧小平重視海外華僑華人作用論析

姜淑萍

2014年05月12日10:12    來源:《當代中國史研究》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三、充分發揮海外華僑華人在實現祖國統一中的紐帶作用

  收回對香港、澳門的主權,實現大陸與台灣的和平統一,既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是民族復興大業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組成部分。鄧小平明確指出:“國家的統一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願望。這不僅有利於子孫后代,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也是一件大事。”[3](p.797)對於統一的意義鄧小平曾指出:“祖國統一后,所有中華民族的子孫就不僅是站起來了,而且飛起來了。”[3](p.1189)在領導中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歷程中,解決台灣問題,使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完成統一大業,是鄧小平最為關切的、重點思考的問題之一。

  鄧小平把海外華僑華人視為連接大陸和台灣的一條重要紐帶,一支推動中國統一的重要力量,不斷向海外僑胞傳達一個意思,即海外華人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他說:“我們都是立足於振興中華民族,口號是‘振興中華’。不管怎樣,我們都是一個根”,[3](p.1189)並在各種場合向海外僑胞闡述中國的方針政策和原則立場,希望他們為祖國統一多做貢獻。1982年12月14日,鄧小平會見新增選的全國政協常委、從台灣回到大陸的馬壁教授和由美國回國定居的原台灣大學教授范壽康,勉勵他們為祖國和平統一事業貢獻力量:“你們的行動要產生深遠的影響。國家總是要統一的,你們帶了頭,這很重要。”[3](p.876)1984年10月1日,鄧小平在國慶35周年慶典講話中號召,希望全國各族同胞,包括港澳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共同促進這一天早日到來。[2](p.70)

  為了實現統一大業,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而“一國兩制”這個概念,是鄧小平在會見海外華人李耀滋時第一次提出的。李耀滋當時是美國華人協會主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天系教授,他積極致力於促進海峽兩岸統一大業,他說,雖然自己入了美國籍,但那是法律的問題,感情上還是中國的。1982年1月11日,鄧小平在會見李耀滋時,同他談了解決台灣問題的設想,第一次使用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說法:“九條方針是以葉副主席的名義提出來的,實際上就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兩種制度是可以允許的。他們不要破壞大陸的制度,我們也不破壞他們那個制度。”[3](p.797)鄧小平還希望他有機會到台灣,給蔣經國傳個信,很想再會一次面。為此,李耀滋十分鄭重地去了一趟台灣,見到了蔣經國的兒子章孝嚴(蔣孝嚴),傳遞了鄧小平的口信。鄧小平不僅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而且提出了實現大陸與台灣和平統一的具體方針政策,即著名的“鄧六條”。而“鄧六條”也是鄧小平在會見海外華人時首次提出的。1983年6月26日,鄧小平會見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的美國新澤西洲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時詳細闡述了實現大陸與台灣和平統一的六條具體方針政策,並強調:“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和平統一已成為國共兩黨的共同語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們希望國共兩黨共同完成民族統一,大家都對中華民族作出貢獻。”[2](p.30)

  丁肇中教授是從台灣到美國留學后定居美國的愛國美籍華人。1984年10月4日,鄧小平專門會見並設午宴招待回國參加35周年國慶盛典的丁肇中和他的父親丁觀海教授。鄧小平向他們闡述了“一國兩制”的構想:“一國兩制”對台灣更寬一點,他們還可以有軍隊。在經濟、文化、民間交流等問題上也和香港一樣。我們不用社會主義統一台灣,台灣也不要用三民主義統一大陸。當丁肇中提出希望能在台灣見到鄧小平時,鄧小平立即表示:“好啊,我很願意。”[3](p.1000)

  從上述可以看出鄧小平非常重視海外華僑華人對於促進祖國統一的作用,也希望他們做更多的工作。

  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和海外華僑華人在順利收回香港、澳門主權的過程中,起到了無法替代的作用。對於晚年的鄧小平來說,祖國統一是他的一大牽挂,“希望國家能早點統一。”[3](p.1189)為此,他特別強調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力量:“隻要站在民族的立場上,維護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麼政治觀點,包括罵共產黨的人,都要大團結。”[2](p.76)“大陸同胞,台灣、香港、澳門的同胞,還有海外華僑,大家都是中華民族子孫。我們要共同奮斗,實現祖國統一和民族振興。”[2](p.362)鄧小平把海外華僑華人視為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重視海外僑胞的作用,深深打動著每一個海外赤子的心,香港、澳門如期回到祖國懷抱,更加激發了中國人民實現大陸和台灣統一的願望,“一國兩制”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越來越多的海外華僑華人成為兩岸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為促進兩岸交流、加快統一進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民族振興貢獻力量。

  [參引文獻]

  [1]《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2頁。

  [2]《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頁。

  [3]《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9頁。

  [4]《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頁。

  [5]《鄧小平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頁。

(責編:張湘憶、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