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炮兵某導彈旅高工譚清泉38載堅守深山陣地托舉大國長劍

導彈發射場上的“定海神針”

費士廷 楊永剛

2014年04月18日07:58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導彈發射場上的“定海神針”

  譚清泉近影。記者 陳雙維攝

  4月初,第二炮兵某導彈旅高級工程師譚清泉背起行囊,又一次奔赴發射場。戰友們記不清這是譚清泉第幾次出征,隻記得他患肺癌做完肺葉切除手術不到4個月便又回到了導彈陣地,隻記得他平均每年160多天都待在導彈陣地上。共事多年的旅長姜驊說:“精通導彈5大專業的老譚,就是發射場上的‘定海神針’。隻要他在,大伙心裡特踏實。”

  從軍38年,譚清泉像釘子一樣鉚在導彈陣地上,用汗水澆鑄出了一份輝煌業績——記下數百萬字學習筆記,研發80多件(台)模擬訓練器材,撰寫28本專業教材,填補某型號導彈訓練教材的空白﹔多次參加實彈發射任務,組織完成15次導彈年檢測試任務,破解200多個技術難題,4項創新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獎。

  戰友們說他敢擔當。導彈發射訓練未知因素多,風險大。一次,部隊正進行導彈裝填對接訓練,靶場驟起大風,稍有偏差,后果不堪設想。風險面前,譚清泉沉著應對,開創了該型號導彈在惡劣天氣條件下裝填對接的先河。

  戰友們說他有定力。自從17年前由指揮崗位調整到技術崗位后,譚清泉就立足崗位深入鑽研,先后排除6次重大事故隱患和140余起裝備故障,旅黨委多次為他請功,他堅決推辭。為了給年輕同志提供發展平台,他主動提出不再擔任總工程師。多年來,譚清泉有許多機會離開山溝到大城市,可他一次次選擇留下。

  戰友們說他有激情。2011年6月,譚清泉被確診患上肺癌,部分肺葉被切除。做完手術第9天他就出了院,在家休養不到4個月又回到了導彈陣地。他說:“隻有在陣地上,我才不感到自己是個病人。”去年,旅裡組織多個陣地實施實戰化改造,譚清泉強忍病痛,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現場作業,每次完成任務后,衣服都能擰出水來。他說,退休之前他最大的願望是“再打一發導彈”。(記者費士廷、特約記者楊永剛)

  甘於寂寞 敢於擔當

  38載軍旅人生,譚清泉沒有說過什麼豪言壯語,隻有實實在在的行動。甘於寂寞,默默奉獻,他平均每年160多天待在導彈陣地上,有的戰友已成為將軍,可他依舊“釘”在導彈旁﹔不顧生死,敢於擔當,他冒著風險破解200多項技術難題,身患癌症依舊心系導彈陣地建設……作為共和國軍人,他始終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從軍報國的根本追求,勇挑千鈞重擔,為實現強軍目標貢獻了自己的全部聰明才智和力量。

  習主席指出,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我們肩上,要挑起這副擔子,必須敢於擔當,這既是黨和人民的期望,也是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政治品格。廣大戰友要以譚清泉同志為榜樣,牢記強軍目標、堅定強軍信念,用腳踏實地、銳意進取的行動,為加速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書寫精彩華章。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雷、權娟)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