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濤
在移動互聯網全面進入人們生活的今天,無論是購物、買車票,還是打車、看病,網絡都給我們帶來了極大便利。然而,對於為數不少的“脫網人群”來說,他們卻或無法享受這種便利,或在進入主流網絡生活時障礙重重。(據《半月談》4月13日報道)
截至2013年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6.1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到5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但將13億多的總人口數分別減去6.18億或者5億,我們就能估算出來,“脫網人群”的數量遠比網民數量要大﹔即使減去幼兒等人群,“脫網人群”的數量仍然十分龐大。他們中,有的是老年人,不會上網發郵件,更不知如何用微信與遠方的子女聯系﹔有的是農民工,對移動互聯網“望而生怯”,春節時,因為不會在網上買火車票,不得不持續數天在火車站排長隊﹔有的是大山中的人群,經濟條件落后,網絡基礎設施欠發達……當年輕人、都市人享受著網絡社會和信息社會帶來的便捷時,“脫網人群”卻隻能失落地站在互聯網時代的邊上。
怎麼辦?難道任由“脫網人群”與我們及這個時代越行越遠?
對“脫網人群”,我們必須抱有“不拋棄”“不放棄”的態度。正因為網絡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所以才更應該維護“脫網人群”的權益:不要因為網絡挂號方便了網民患者,而給“脫網人群”造成變相的不便和不公﹔不要因為開通了網絡售票,而給一些農民工兄弟制造新的“購票難”問題﹔不要因為一項社保政策隻顧著在網上公布,而給“脫網人群”制造信息接受障礙……
因此,對於整個社會特別是公共管理和服務部門而言,在不斷發展網絡便民渠道的同時,更要保障基本的公共服務、信息共享等能夠在傳統渠道上得以進行,不要因為其耗費人力、效率不高而不願意投入,造成“脫網人群”難以享受到相應的服務。要認識到,網絡渠道的開通是傳統渠道的補充和發展,而非對傳統渠道的完全替代。否則,就將制造新的不公。
除了這種“既開著門又開著窗”式的雙渠道兼顧思路,政府和社會還應該盡力將“脫網人群”拉入網絡時代。比如,可以在一定范圍內建立公共網絡服務室,提供一些網絡查詢、代辦業務﹔比如,可以向老年人提供免費網絡使用技術培訓等。
網絡時代,不要落下“脫網人群”。如此,這“網”才能真正成為疏通整個社會的“經絡”。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