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地球一小時”陷兩難

2014年03月31日09:0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地球一小時”陷兩難

一年中,這一小時,你在做什麼?3月29日晚8時30分,全球多個城市、數億人熄燈關電,在夜色中,人們感嘆:“讓地球清靜一小時吧”。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倡議的“地球一小時”活動,在中國進入第六個年頭,有支持,有反對,有難堪,人們對它似乎還未完全敞開胸懷。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周六晚8時30分到9時30分,關閉不必要的電器,這一小時,只是一場“秀”嗎?會危害電網嗎?是否真的節約用電?

那麼,如何理性地看待這場環保行動,如何調整才不枉此舉,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爭議不止

登錄新浪微博,關於“地球一小時是什麼”的話題討論還在升溫。一位網友留言道:“就拿西安來說,如果所有的用戶和用電機構停電一小時,造成的電網崩潰和經濟損失不容小視。”

這樣的擔憂是否杞人憂天?

“不,擔憂很有必要。”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研究員陳中堅定地回答。

為什麼?

“首先從學術的角度看,是不安全的。”陳中介紹,電力系統的能量講究平衡、穩定。“就是說你要用多少功率,我就發多少功率。一般情況下,電力系統會有一個負荷曲線,你明天的用電量,我可以提前預測,再安排發電、供電。發電機一定要按計劃運行,就像發公交車一樣,不能說中間交通堵了,隨即多發兩輛,很容易造成混亂。”

談到熄燈活動時,陳中急了。“大規模的突然關燈行為,會導致發電機加速,頻率加快,發電機之間就會失去同步性,可能導致電力安全事故的發生,比如全國大停電。當然,這是最壞的影響。”

“那就把發電機停掉唄?”

“想法很簡單,但從電力系統本身來講,是不節能、不經濟的。就目前而言,把一台發電機停下來的成本大概要30萬元人民幣,停下后再啟動,又要30萬元,熄燈所節省下來的電費還抵不上發電機空載運行所產生的損失。”

在這個問題上,北京市電力公司外聯部李女士的回答很樂觀。“每年這一天,大家都格外關心有關熄燈和節能的話題。目前來看,關燈對電網的影響還不是很大。我們每天都會測負荷最大值,負荷突然降下來,設備也能承載。但如果用電負荷升上去,比如夏天,大家突然都開啟了空調,而設備的承載量有限,可能承受不了負荷量,那我們就會採取一些應急的保障措施。”

只是個“姿態”?

除了理論上的爭議,行動上的反對也年年有。梳理網友點評,直指“環保行為藝術”。

對這樣的評價,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周建華很坦然:“我覺得爭議本身也沒有錯,從宣傳效果看,有了爭議,大家反而更關注。”

談到WWF,周建華很熟悉,他曾多次參加該組織的環保項目。WWF作為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有自身優勢,也存在發展問題。“它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是靠個人募捐,它必須要在公眾的時刻關注下才能生存。”從這個層面上,不難理解,“有爭議,是他們的目標”。

“類似WWF這樣的組織,他們在環保方面的探索和努力,激發了人們的意識,一定程度上是對政府工作的補充。”

“其實,這種環保意識對行為產生的影響更大。”周建華從經濟的角度分析,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價格的小波動對人的行為影響逐漸減小,“而如果意識方面有變化,有的人覺得做這件事很高尚,就可能會去做。這種影響公眾自身不容易感知,無形中就會養成一種習慣。在環保這件事上,包括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等,有了宣傳,人們才會重視。”

陳中也認為,環保行動更強調理念和意識,實際意義不大。

北京市電力公司印証了這一觀點。據了解,“北京市整個電網負荷量非常大。29日晚8:30到9:30,這一小時負荷量的變化微乎其微,單靠數字,節能效果體現不出來,很難得出直接結論。”

環保,我們還能做更多

近年來,各地的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真真切切地發生在人們身邊,“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成為發展中的關鍵詞。

“目前,依托政府的支持、人們的合作,由環保組織開展自然保護活動,這種思路可能是一種趨勢。”

周建華進一步解釋,“環境保護是一個動態概念,它和經濟發展有關。雖然這幾年政府在這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提升,然而還是有很多棘手的歷史遺留問題,非政府性環保組織的存在,對解決環境問題是一種補充。”

具體到熄燈這件事上,也確實需要多方合力。陳中建議:“每年這個時候,大家都一起關閉不必要的電源。還有呢,要有計劃,環保部門和電力部門要配合好,比如電力部門提前預測會‘熄’多少負荷,安排好發電機,這樣的話最經濟、最環保。”

“除了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還需要政府的參與,通過制度設計,進一步加強引導。”周建華說,比如設置階梯電價,通過價格的手段作調節,讓普通老百姓的環保行為有回報。如此,環保意識和行為便結合起來了。(記者 李 婷)

鏈接

各地熄燈行動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倡議的“地球一小時”活動起源於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亞悉尼展開,一下子吸引了超過220萬悉尼家庭和企業參加﹔隨后,該活動以驚人的速度迅速在全球展開。2009年來到中國,希望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20:30∼21:30熄燈一小時,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2013年,全國一百多個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時”活動。今年“地球一小時”在中國區域的活動主題為“藍天自造”,呼吁地球公民通過每個人的選擇、行動,來改變天空的顏色。

當晚,中國多地參加了“地球一小時”接力活動:北京世貿天階、南京德基廣場、上海陸家嘴地區、杭州雷峰塔、西安鐘樓等關閉了不必要的照明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