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克裡米亞公投后,俄羅斯政府及軍隊的快速行動讓西方大跌眼鏡,克裡米亞以超乎人們預料的速度“加入”俄羅斯。扼守黑海要沖的克裡米亞,有著怎樣的過往,又與俄羅斯有著怎樣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情愫——

克裡米亞,俄羅斯的痛與夢

李瑞景

2014年03月28日10:11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克裡米亞,俄羅斯的痛與夢

如果說意大利是伸進地中海的一支“軍靴”,那克裡米亞就是伸進黑海的一隻“章魚”。“誰佔領克裡米亞,誰就能控制整個黑海”。

扼守亞歐兩大洲的戰略要沖、地處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地緣分界、位於東西方民族大遷徙的十字路口,數千年來,克裡米亞見証了無數民族的興衰變遷。如今,隨著3月16日克裡米亞全民公投結果出爐,俄羅斯再次實際控制克裡米亞,世界的目光也聚焦於此。多年后,人們再次回顧今天的克裡米亞變局時,也許會說:這是改變21世紀國際局勢的一次公投,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可能超過世紀之初的“9·11”。

克裡米亞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它又為何屢次成為大國角力的競技場?俄羅斯為何要冒同西方發生“新冷戰”的危險合並克裡米亞?一切還要從克裡米亞自身說起。

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控制黑海的戰略要沖

克裡米亞半島南臨黑海,東扼亞速海,位於烏克蘭主體部分之南和俄羅斯主體部分之西。說是半島,其實克裡米亞大部分被黑海環繞,僅在北部通過寬約5至7公裡的彼列科普地峽與東歐大陸相連。歷史上,彼列科普地峽就是進出克裡米亞的天險,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14至18世紀的韃靼人,為抵擋強敵從歐洲大陸方向的進攻,曾在這裡挖掘“韃靼壕溝”,據稱深達15米,並歷經多次慘烈的戰役。1941年,德軍在東歐平原風卷殘雲,但唯獨在“韃靼壕溝”前付出慘重代價,后又受阻於塞瓦斯托波爾堅城之下達250天之久。

克裡米亞半島易守難攻,而且深入黑海,戰略地位重要。其蜿蜒曲折的海岸線正好形成幾個海灣和良好的天然港口:西北部是卡爾基尼海灣,西南部有塞瓦斯托波爾和巴拉克拉瓦等良港,東北部有刻赤海灣,東南部則有費奧多西亞海灣及同名良港。這些天然良港為控制黑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自18世紀,俄羅斯在這裡一直有海軍常駐。克裡米亞南部城市塞瓦斯托波爾正是俄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

除地理條件優越之外,克裡米亞氣候宜人,半島南岸溫暖潮濕,是著名的療養勝地。二戰行將結束時,盟國“三巨頭”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聚會於此。這座克裡米亞半島上海濱小城的名字,也因構成了一個國際關系方面的術語——雅爾塔體系——而廣為世人所知。

“羅斯受洗”之地——

俄羅斯民族的信仰原點

克裡米亞西南部,塞瓦斯托波爾郊區,有一個如今不起眼的地方克森尼索。它於公元前6世紀由古希臘人所建,並在公元988年見証了著名的“羅斯受洗”,也因此成為俄羅斯民族信仰開始的原點。在那之前,東斯拉夫人信奉多神教,有惡神、善神、太陽神、雷電神和戰神等。公元988年,拜佔庭皇帝將安娜公主嫁給弗拉基米爾大公,弗拉基米爾大公則接受了東正教教義,並奉東正教為國教,命令羅斯人接受洗禮,將原先崇拜的多神教偶像拋進第聶伯河中。12至14世紀,由於封建割據,羅斯部族逐漸分裂成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3個支系,東正教成為聯系3個民族的精神紐帶。

“羅斯受洗”是俄羅斯歷史上的最大事件之一,它加速了斯拉夫各部落的統一進程,也推動更先進的拜佔庭文化進入羅斯,成為俄羅斯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更重要的是,它從此確立了俄羅斯人此后一千余年直至今天的信仰根基。2010年,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簽署法令,確定將每年7月28日“羅斯受洗日”列為全國性節日。

正因如此,普京在合並克裡米亞后的杜馬演講中說道:克裡米亞滲透著我們共同的歷史與驕傲。這裡坐落著古老的古希臘城市克森尼索,正是在這裡弗拉基米爾大公接受了洗禮,使得俄羅斯成為一個東正教國家。它的這一精神遺產奠定了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共同文化、價值觀與文明基礎,注定使得我們三國的人民結合在一起。

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嫁妝”——

見証沙俄的光榮與夢想

數千年來,無數民族在克裡米亞半島來了又走。凱爾特人、斯基泰人、希臘人、哥特人、匈奴、可薩人、拜佔庭、欽察人、蒙古人……都曾在這裡留下印跡。然而,真正影響俄羅斯歷史的,要從克裡米亞汗國時期說起。克裡米亞汗國是蒙古金帳汗國的繼承人。從1478年到1777年間近300年的歷史中,它一直是奧斯曼帝國的附庸,還曾於1572年掃蕩莫斯科,致使尸骸塞滿莫斯科河。

16世紀末,莫斯科公國強盛起來並統一了俄羅斯,漸漸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17世紀中后期,俄羅斯轉變對奧斯曼帝國的戰略劣勢,在此后長達200多年的時間裡,俄羅斯同土耳其先后爆發了11次戰爭。1774年,俄軍在魯緬採夫元帥的指揮下大勝土軍,迫使奧斯曼土耳其簽訂《凱納爾基條約》,承認克裡米亞汗國“獨立”——實際是由沙俄繼任克裡米亞汗國的保護國。1783年,沙俄葉卡捷琳娜大帝宣布兼並克裡米亞,並邀請奧地利國王約瑟夫二世和她一起前往克裡米亞半島“度假”。當時,娘家在德意志的葉卡捷琳娜志得意滿,甚至驕傲地將克裡米亞比作自己“帶給俄國的嫁妝”。

沙俄一心要沖向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讓地中海溫暖的海水沖洗沙皇士兵的軍靴”。這引起了西方列強,特別是英法的強烈不滿,他們同奧斯曼帝國和撒丁王國結盟,同俄羅斯爆發了持續3年的克裡米亞戰爭。雙拳難敵四虎,沙俄在聯軍打擊下屢戰屢敗,但俄海軍分艦隊司令納希莫夫在塞瓦斯托波爾靈活指揮,使聯軍多次無功而返。然而,1855年7月10日,納希莫夫在巡視前方工事時受傷身亡,塞瓦斯托波爾隨即在兩個月后陷落,俄軍敗局已定。但此前納希莫夫死守孤城300余天,其頑強精神為俄國贏得了榮譽,成為俄羅斯人的英雄,后被追認為海軍上將。著名的英雄故事,也讓俄羅斯人無法割舍對克裡米亞的情感。

現代民族矛盾激化——

蘇聯的無情與多情

蘇聯時代,對於定居克裡米亞數百年的韃靼人而言,可以說充滿了悲情與無奈。

對韃靼人最“無情”的,當屬曾被蘇聯人民稱為“各族人民的父親、一切科學的泰斗”的斯大林。在斯大林統治時期,很多非東正教或非斯拉夫的少數民族遭到了集體流放的全民族性“懲罰”。韃靼人因所謂“在戰爭中同德國納粹有合作行為”而被斯大林集體流放,而克裡米亞的希臘人、保加利亞人、亞美尼亞人、德意志人也遭到“池魚之殃”——在蘇聯內衛部隊沖鋒槍的“護送”之下被裝進悶罐列車,一並流放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等地。據統計,約有35萬韃靼人被驅離故土,其中近一半因飢餓和疾病死於流放途中。幸存的韃靼人被驅逐到中亞后,其民族語言甚至遭禁。此后,原先的“克裡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改稱“克裡米亞州”,大批俄羅斯族人遷入,半島的居民結構被永久性改變。

斯大林去世后,赫魯曉夫上台。早年曾長期在烏克蘭工作,曾任烏克蘭第一書記的赫魯曉夫對烏克蘭的斯拉夫兄弟充滿深情。他於1954年5月,以慶祝烏克蘭的哥薩克人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與俄羅斯聯邦結盟300周年為名,主導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將克裡米亞州作為“恆久友誼的象征”劃歸烏克蘭。當時俄烏一家,這樣的決議本無問題,但卻為之后的糾葛埋下伏筆。1956年,赫魯曉夫撥亂反正,為許多斯大林時代的受害者平反,恢復了克裡米亞韃靼人的公民權。但由於克裡米亞已於1954年被劃入烏克蘭,韃靼人被禁止重返家園。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許多克裡米亞韃靼人才乘蘇聯解體、政策鬆動的機會重返故土。此時,克裡米亞曾經的主體民族韃靼人已經變為少數民族,僅佔總人口的約11%,遠低於俄羅斯族的61%和烏克蘭族的24%。因為對斯大林的積怨,這11%的韃靼人對今日的俄羅斯也難有好感。

烏克蘭政局動蕩——

克裡米亞歸去來兮?

克裡米亞曾被作為“恆久友誼的象征”劃歸烏克蘭。然而,主導這一進程的蘇聯卻並不“恆久”。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克裡米亞也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由於俄羅斯族裔佔多數,克裡米亞議會傾向於回歸俄羅斯,先后通過《克裡米亞國家獨立法》和《克裡米亞共和國憲法》。對此,烏克蘭政府強烈反對,並取締該憲法。而俄羅斯杜馬也針鋒相對通過決議,宣布1954年將克裡米亞劃歸烏克蘭的決議不再具有法律效力。當時塞瓦斯托波爾駐有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局勢一度十分緊張。

不久后,烏克蘭反俄勢力在選舉中失利,奉行對俄友好政策的庫奇馬當選總統,他同俄羅斯在克裡米亞半島歸屬問題上達成妥協:克裡米亞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塞瓦斯托波爾成為直轄市,同時將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租借給俄羅斯作為黑海艦隊基地。

然而,烏克蘭政府由各政黨“輪流坐庄”,政局起起伏伏,政策沒有延續性。特別在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租借問題上,烏克蘭政府“激怒”了俄羅斯。先是親西方的尤先科,隻允許俄軍租借塞瓦斯托波爾港至2017年,讓俄黑海艦隊在租借期滿后可能無家可歸。2010年亞努科維奇的上台讓俄羅斯鬆了一口氣。他與俄簽署協議,同意黑海艦隊在克裡米亞繼續駐扎至2042年。然而,2013年底以來,烏克蘭政局風雲突變,親西方的勢力依靠“街頭政治”推翻了亞努科維奇,並揚言要推翻其同俄羅斯所做的任何交易,包括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的租借協議,這直接觸到了“北極熊”的痛處。

在烏克蘭的政局動蕩中,克裡米亞的俄羅斯族裔既感到了不安,更發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已被遣散的“金雕”特種部隊重新集結,迅速卡住咽喉要道——彼列科普地峽。隨后發生的一切,對於新成立的烏克蘭臨時政府而言可謂迅雷不及掩耳。3月16日,克裡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舉行公投,超過96%的選民投票支持加入俄羅斯。3月18日,普京在克裡姆林宮同克裡米亞及塞瓦斯托波爾代表簽署條約,允許兩地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羅斯。

以當前俄羅斯的強大和烏克蘭的無力,克裡米亞入俄看似已無法逆轉。然而,因克裡米亞變局而拉開的一幕大戲似乎是剛剛上演。

世界滄桑變幻中,塞瓦斯托波爾的巨型列寧雕像依舊矗立,似乎在遙望著遠方的黑海,也似乎在注視著近處的白色的俄羅斯艦隊營房,平靜中略帶微瀾,安詳中略帶嚴峻。他,此刻在想些什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