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楊雄:郊區是上海發展“潛力股”

丁利民

2014年03月28日09:24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郊區是上海發展“潛力股”

“產業轉型要搶佔高地,有定力、抓持久。農村改革要深謀遠慮,大膽闖、穩步走。”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昨天下午赴鬆江區調研郊區改革發展工作。楊雄強調,郊區是上海未來發展的“潛力股”和重要增長極,要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在產業轉型上突出前瞻視野,敢於“鳳凰涅?”,堅定不移抓下去﹔在事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農村改革上堅持“蹄疾步穩”,既要注重頂層設計,把改革方案想細、想深、想周全,又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願、尊重基層創新,積極穩妥推進。

楊雄一行首先來到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研發型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提供移動終端、數據通信產品、雲計算、信息通信技術等各種軟硬件及整體解決方案。楊雄參觀了數據中心機房,了解雲計算等業務情況,在公司產品陳列室察看了企業制造的手機、無線路由器、交換機等產品,並現場辦公,聽取企業情況匯報和意見建議。

公司負責人告訴市領導,斐訊自2008年成立以來,每年保持 200%以上的平均增速,銷售額2013年已突破60億元,今年有望達到100億元,行業地位不斷提升。“郊區產業轉型要善於抓住一批有潛力、能佔領未來制高點的優秀企業。”楊雄叮囑市有關部門和區裡負責人,要進一步聚焦重點,形成合力,幫助包括斐訊在內的高新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同時還要加強規劃引導,注重前瞻性技術研究和全產業鏈布局,努力贏得未來發展的先發優勢。

隨后,楊雄召開農村改革工作座談會。會上,鬆江區委負責人告訴市領導,自2008年以來,該區開展了以“明晰產權、摸清家底、建章立制、規范管理”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全區14個街鎮150個村已全部完成改革。通過改革,將農村集體資產以“公開、公平、公正”的份額形式量化到每個符合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集體經濟從抽象的“集體所有”具體化為“按份額所有”,讓集體資產成為農民“看得見、摸得著”還能保值增值的“蛋糕”,真正實現“讓農民成為產權清晰的主人”,既保障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也規范了農村集體資產管理,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是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農村改革任務的重要基礎。”楊雄與大家交流時說,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依法維護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要通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實現確權確股,鼓勵引導集體資產向街鎮一級平台集中,並著力在加強統籌、規范管理上形成制度安排。要以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監督管理體系,穩妥推進農民宅基地制度改革,及早探索農民社會保障和農村地區社會治理新模式。

楊雄強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事關農村綜合改革全局長遠。鬆江區先行先試,初顯成效,希望抓緊總結完善,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制度。市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全面梳理本市“三農”制度政策,對不適應改革方向的要及時予以調整,更加主動深入研究改革創新舉措,全力支持郊區縣不斷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