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與其腐爛,不如燃燒——數字中的朱彥夫

楊學瑩 張國棟

2014年03月24日08:55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與其腐爛,不如燃燒——數字中的朱彥夫

  □記者 房賢剛 報道

  14歲當兵,上百次戰斗,18歲重殘,昏迷93天,動過47次手術……

  這一組普通而又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從少年、青年,直到暮年,朱彥夫沒過過幾天好日子。這組數字更告訴我們,一個人,隻要有了堅定的信仰、信念,那麼任何苦難,都隻不過是生活道路上微不足道的一小塊絆腳石,越過它,就能通往生命的巔峰。

  朱彥夫說,生命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腐爛,另一種是燃燒。他寧願選擇后者。

  5種走法

  眼前的朱彥夫,因為重度腦梗塞,半邊身體失去知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熟練地裝上假肢,行走在這片他傾注了無數心血的熱土上了。

  但朱彥夫並未很沮喪,他略帶得意地告訴我們,他有4種走法:站著走,跪著走,爬著走,滾著走。

  失去雙腿的朱彥夫,經過無數次訓練,忍著鑽心的疼痛,練就了自如安裝假肢,拄著拐杖翻山越嶺的本領。

  帶領鄉親們打井時,一個大雪的清晨,朱彥夫第一個趕往工地。一不留神,拐杖拄到冰上,他摔倒在地,拐杖和假肢摔進了溝裡。爭強好勝的老朱,用殘臂撐地,跪著向工地走去。被雪覆蓋的石子,扎在膝蓋上生疼。實在走不動了,朱彥夫干脆把殘臂扑在雪地裡,爬著走。陸續趕來上工的鄉親們,遠遠看到了正艱難爬行的朱書記。他仍然像一個戰士,雪帘中匍匐著,堅定地前行。鄉親們抱起朱彥夫,嚎啕大哭:“老朱啊,你這是何苦。你放心,我們就是豁出命去,也要把井打出來。”

  一次次的摔倒,他總結出了自我保護的本領:趕緊扔掉雙拐,用雙臂快速抱住腦袋。“隻要把頭保護好,就能躲開生命危險,就能繼續思想。”嘗到了“甜頭”,遇到難行的陡坡,朱彥夫干脆先把拐杖和假肢扔下去,然后抱著頭滾下去……

  這4種走法,僅是肉體的行走。

  1966年,朱彥夫曾出席大眾日報社業余優秀通訊員會議。今年1月16日,採訪結束時,我們邀請他到如今的大眾日報社看一看。朱彥夫指著牆上的地圖,說:“我的心,已經去過好幾次了。”

  是啊,就算肉體不能走,他的心一直在行走——行走在家鄉的土地上,行走在黨和祖國的懷抱中,行走在實現夢想的路途上。這是第5種走法。

  6座山頭

  朱彥夫行動不便,但當了25年村書記,村干部沒人敢糊弄他。

  有啥訣竅?他說:“訣竅就是實事求是,就是調查。毛主席早就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朱彥夫也吃過教訓。剛干上村支書時,干部們怕累著他,提出讓他在家裡出出主意,打打譜就行,有事村干部找他商量,村干部去干。結果差點誤了大事。

  沂源縣張家泉村由6個自然村組成,分布在6個山頭上,有的自然村朱彥夫並不很了解。村干部們倒是照“章”辦事,遇事就跑來找他商量、研究、請示、匯報。問生產計劃落實怎樣了,他們報喜不報憂﹔但村民的牢騷和意見,漸漸傳到了朱彥夫耳朵裡。

  村干部在糊弄我?問群眾他們說的屬實不,群眾當面也不說孬。想來想去,隻有一個辦法——自己上山去看看!

  一大早,他就拄拐上了山。這一看,他冒了一身冷汗:玉米地裡雜草叢生,個別地塊近乎荒蕪﹔溝毀堰塌,東倒西歪﹔豆秧、地瓜秧被洪水沖得七零八落,又被太陽晒干,橫七豎八地粘在地上﹔夏天洪水,秋天又遇旱,地裡的裂口幾乎能塞進一隻手掌!

  朱彥夫愕然、震驚、憤然:就算是有意瞞我,也不能拿百姓的利益當兒戲呀!這樣下去,一個冬春,全村人吃啥喝啥!這樣下去,和以往的班子有何不同?

  當晚,幾位村干部被朱彥夫召集到家中訓了一通,他們還面面相覷:是誰告了密?

  打那之后,朱彥夫再也沒在家安穩坐過一天,6座山上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摸爬滾打的“足跡”。最真實的情況掌握了,修堰、整山、治水、造田、種果,才一步一個腳印地推行下去,張家泉村一步步吃飽穿暖了,富起來了。

  20000公裡

  兩萬公裡是什麼概念?

  是繞地球半圈。是差不多兩個萬裡長征。

  走這兩萬公裡,朱彥夫足足用了7年。1978年,當改革開放的曙光照亮中華大地的時候,一盞盞微弱的燈光,也第一次照亮了張家泉和沿線的11個村庄。

  山裡太需要電了。正是文革期間,朱彥夫去找上級,上級說,電是說架就能架的嗎?除非你自籌材料。朱彥夫下了狠心:自己去“化緣”。他拿著長長的清單,從上海到西安,從南京到勝利油田,跑遍了半個中國。

  有時是專門出去跑,有時是利用作報告的機會打探消息,有時是打聽到哪裡有個管事兒的關系,慕名而跑。平時在村裡,朱彥夫的假肢每兩小時就要卸一次,時間一長,斷腿就又痛又麻。可出門在外就顧不上了。一次要捆10多個小時,還要上下車、爬樓梯,腿磨破了、化膿了,他咬牙堅持。稍不留意磕到絆到,從樓梯上滾下來,新傷接著舊傷,他毫不在意,繼續接著跑。

  一次,朱彥夫搭了一頭毛驢從博山回村。一路上,上坡下坡,他抓不住缰繩,不知摔下來多少回,一身傷,一身泥。走到沂源界,趕驢人實在不願再送了。朱彥夫隻好拄起雙拐,一步步往前挪。趕驢人不忍心,追上去問明底細,當他知道這個沒有手腳的人是為了村裡架電遭罪時,感動不已:“大兄弟,你這是舍了命地為百姓啊。就沖這一點,我也要把你送到家門口。”

  這只是為了電。干了25年的支書,究竟拖著17斤重的假肢摸爬滾打走了多少路,誰也算不清,也永遠算不清。

  3個“81歲”

  “滾,給我滾出去!”

  朱彥夫的房間裡,罵聲震天。前去看望朱彥夫的外甥,垂著頭走了出來。

  耄耋之年的朱彥夫,為什麼脾氣還這麼暴躁?護工張德良告訴我們,一大早,朱彥夫的外甥過來看他,臨走時說,“舅,看您這身板,再活20年肯定沒問題。”就這一句話,朱彥夫不願意了:“什麼20年,我還要活兩個81年。”

  是老朱糊涂了嗎?不是。他要做的事,也許再有兩個81年也做不完。

  他記不清,自己是倒在第一千零幾場報告會上。但他清楚,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倒下的是肉體,跨不掉的是精神。

  右臂沒了知覺,雙臂抱筆不行了,怎麼書寫這種精神,傳承這種精神?他用鐵環夾筆,用左手從頭練習寫字。1999年,他又出版了第二部自傳體小說《男兒無悔》,24萬字。他還惦記著,有些單位請他作報告,他還沒有完成。

  寫《極限人生》,兒女們收集起他的書稿,半噸重!然而,這書中蘊含的力量,又何止千斤!

  朱彥夫身上的生命密碼還有很多,25年支書,7年寫書,7易其稿,數百萬聽眾,無盡的精神財富……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大眾報業集團大眾日報·大眾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高雷、權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