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納涼追夢“三部曲”

路宏

2014年03月19日09: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閑暇時,經常與同事們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 這一話題,當談到現在的人民群眾幸福指數不斷上升這一情況時,不禁讓我想起在炎炎夏日裡農村老百姓追逐擁有納涼工具夢想的歷程。

改革開放前,很多鄉村不通電,農民家庭經濟收入微薄,在高溫酷暑的夏季,能有一把芭蕉扇抵擋炎熱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了。那時,在我家鄉廣為流傳著這樣兩首順口溜:“小扇有風,拿在手中。若有人借,不中不中。” “六月天氣熱,扇子借不得。雖說是朋友,你熱我也熱。”在炎熱的夏天,扇子是必需品,即使得罪朋友也是不外借的。那時,能讓家中每個人都擁有一把納涼的扇子是一家之主的夢想。即使扇子用的比現在電視劇裡濟公的扇子還破,但許多家庭都還不舍得丟掉。

芭蕉扇扇面大,風力滿,扇起來涼快,經得起水浸、日晒、摔打,歷來為普通百姓所喜用。在室外勞動的人們大汗淋漓地回到家裡,抓起它一陣猛扇,通體透涼。就連在大樹下歇中覺的人們,手裡也愛拿一把扇,不為扇涼——樹下的風愜意得很,只是在瞌睡來時用它蓋臉:一為遮光,二防樹上落下的敗葉或虫豸,三則芭蕉扇的材質——蒲葵有一種淡淡的清香,似花非花,似草非草,幽幽地吸入鼻孔,很快便會讓人們進入夢鄉,遨游夢中王國。芭蕉扇在菜攤子上、肉案子上、瓜果鋪子上、小吃攤上也無處不見,老板邊吆喝生意,邊扇扇子,還用它轟趕蒼蠅——芭蕉扇成了生意人的必備之物。

芭蕉扇不僅是老百姓納涼的物品,在很多繪畫、圖書裡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其中最經典的就是古典名著《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三調芭蕉扇”。一把蒲扇的神奇留給人們無盡的回味和快樂。

每到晴朗夏日的晚上,天空中繁星點點,有的不停地眨著眼睛,有的快速地移動,有的轉瞬即逝,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勞累了一天的大人們帶著小孩,抱著草毯子、席子、床單,拿著扇子陸陸續續到打谷場上納涼、睡覺。由於天氣炎熱、蚊子多,很多人都睡不著,隻好不停地扇著扇子。人們一邊扇涼,一邊不時地在身上、腿上“啪”一下,打蚊子。扇子在迷迷朦朦睡意中的人手中慢騰騰地搖著搖著……那個年代,沒有收音機聽,沒有電視機看,我和小伙伴們沒有芭蕉扇又睡不著覺,隻能纏著會講故事的大人給我們講故事。現在還清楚地記得會說很多故事的人叫常仁廣,他在小孩子們的心中就是能播放故事的“收音機”,就是崇拜的偶像。一般情況下,他是不會輕易講故事的,因為白天的辛勤勞動已讓他很疲憊。我和小伙伴們為了討好他,就會搶過他的扇子,使勁地幫他扇扇子,即使自己熱得滿頭大汗。他拗不過我們,就繪聲繪色地講起故事來。故事涉及的內容、人物非常多,有《三國演義》中的劉關張、曹操、孫權﹔《隋唐演義》中的秦瓊、羅成﹔北宋時期的清官包公包青天斷案﹔《聊齋志異》裡的狐狸精……每天晚上一個故事,而且故事情節環環相扣,一到關鍵時刻,他就停下來不說了,讓我們去睡覺。我和小伙伴們聽得入迷了、陶醉了,依依不舍地散開,摸到自家的草毯子上躺下,慢慢地品味著故事內容,猜想著主人公后來的命運。第二天太陽剛落山,暑氣稍微退去,有了一點兒陰涼感,我們就將睡覺用具抱到打谷場上等待。夏日裡每天晚上的故事伴隨著我們度過了有趣的童年,讓我們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夢想著未來在不用手搖的納涼工具下聽著迷人故事的情景。

改革開放后,農村陸續通了電,個別富裕的農民率先買了電風扇。於是全家人就在屋內地上鋪上草毯子、席子、床單,一家人都睡在上面,頭上的電風扇飛快地轉動著,形成一圈圈“白霧”。 在陣陣涼風中,人們不知不覺地進入到夢鄉,再也不需要到打谷場上忍受炎熱和蚊虫叮咬了。當時,對於經濟困難的農民家庭來說,在炎熱的夏天能擁有一台電風扇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因為如果有了電風扇,就不用扇扇子扇到手酸,就不會睡著了還被熱醒,一家人就可以安心地睡個踏實覺。起初,人們嫌電風扇風硬,久吹傷身,不如芭蕉扇風力柔和、宜人。后來,電風扇越做越好,有的竟能模擬自然風,芭蕉扇漸漸失寵。大熱天從農田裡勞動回來進到屋內,一按開關,滿屋生風,比揮芭蕉扇方便多了。隨著科技的發展,用電風扇的地方也越來越普遍,連做食品生意的小攤趕蒼蠅,也是開著電風扇呼呼地吹。

進入二十一世紀,國家為了充分調動和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支持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動農村可持續發展,實行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投入了大量的強農惠農資金。安徽省於2003年率先在全省范圍推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對農民給予糧食直接補貼。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補貼范圍不斷擴大,補貼資金逐年增加。糧食直接補貼、農資綜合直補、良種推廣補貼、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幾十項強農惠農政策補貼,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發展,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財政部門把分布在財政、農業、林業、民政、教育、計生等多個部門管理的財政補貼農民資金,統一納入“一卡通”管理和集中打卡發放。廣大農民坐在家裡,各種財政補貼農民資金就進入他們的存折裡。他們深深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潮中。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地上、在農民新房建設工地現場、在畜禽養殖場裡、在魚塘邊、在家庭農場裡、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都能見到廣大農民辛勤耕耘的身影。

我對國家強農惠農政策給廣大農民帶來的實惠感觸很深,因為我的一位堂叔就得益於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這一項強農惠農政策。他一米八的個子,身材魁梧,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是一位種庄稼的好手。以前除了種庄稼外還種過西瓜、栽過葡萄樹、桃樹,養過鴨子,辦過小磚窯廠,但都沒能使他致富,只是解決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自從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以后,他購買了聯合收割機、大型農用拖拉機等農用機械,一門心思做起了為農民收割庄稼、種地的生意。辛勤的汗水不僅洒在本縣的田野上,連長豐、肥東、肥西、霍邱等縣的庄稼地裡也出現過他開著收割機、拖拉機忙碌的身影。僅此一項,每年的純收益就達到7萬元左右。經過幾年的奮斗,他家便蓋起了兩層八間樓房,臥室、客廳都安裝了空調,率先實現了擁有高科技納涼工具——空調的夢想。

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讓農民的腰包鼓了起來。富裕起來的農民在夏日裡安裝了高科技的納涼工具——空調,他們親身感受到使用空調比使用電風扇更涼爽、更舒適。一室內外兩重天,室外高溫烘烤著大地、建筑物、花草樹木以及匆忙行走的路人,室內如春天般涼爽宜人。於是乎,漸漸就冷落了電風扇,使電風扇不得不“退居二線” 。在國家實施家電下鄉政策以后,購買空調的農民越來越多。因為他們購買空調不僅可以讓家人過上舒適的生活,還可以領到國家發放的13%的財政補貼,何樂而不為呢?現在空調已成為農村年青人結婚必備的家電產品﹔子女孝敬父母首選的家用電器﹔農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顯著標志。每到夏季,空調安裝車奔馳在鄉村道路上,工人師傅們穿梭於農家庭院裡,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當一戶人家的空調安裝好以后,小孩子就會迫不及待地拿著遙控器打開空調,幾秒后,源源不斷的冷風就從空調內飄了出來。靜靜的涼風讓大人們露出舒心的微笑,讓小孩子們高興得又蹦又跳。

在強農惠農政策不斷出台、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廣大農民通過誠實守法辛勤的勞動,日子越過越好,生活越來越溫馨、幸福,越來越多的農民實現了擁有高科技納涼工具——空調的夢想。隨著空調的普及,芭蕉扇功成身退,不知不覺中,便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在孩子們的眼裡已不知芭蕉扇為何物了。但一提起芭蕉扇仍能勾起許多年長的人對納涼追夢歷程的美好回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王金雪、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