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去年前三季上市公司營收佔全市GDP105%,全年再融資額全國第一

上市公司成深圳經濟火車頭

王 欣

2014年03月17日09:19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上市公司成深圳經濟火車頭

經過近20年跨越式發展,鹽田國際從海邊荒灘成長為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在世界港口發展史上,創造了以最短時間實現1億標箱的港口吞吐量新紀錄。2014年1月,鹽田港集裝箱吞吐量取得“開門紅”,首月箱量完成102.24萬標箱,同比增長7.19%。 深圳特區報記者 丁慶林 攝

2014年新春,中國經濟面臨轉型升級的微妙關口。正當券商研究員們在業績大面積滑坡的上市公司中苦苦地尋找著任何一抹亮色時,深圳企業格林美卻在2月27日發出了一份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預報:2013年營業收入將達35億元,同比增長148%!

更令人驚訝的是,格林美的逆市走強並非孤例——來自深圳証監局的最新統計,截至2013年底,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1.93萬億元,位列全國第三,僅次於北京、上海。在IPO完全停頓的2013年,深圳上市公司卻繼續成為資本追逐的寵兒,全年再融資逾1300億元,再融資額創歷史新高,居全國第一!

以公開數據統計,2013年前三季度,深圳地區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0586億元,佔同期深圳GDP的105%。上市公司已成為深圳經濟動力最為強勁的火車頭。

深圳上市軍團實力雄厚

招商銀行、中國平安、中信証券、中興通訊、中集集團、比亞迪、萬科、華僑城……打開深圳証監局網站上的轄區上市公司名錄,涌入眼帘的是一連串如雷貫耳的名字。參加每年一度的深圳上市公司監管工作會議,坐在各行業排頭的是一張張明星般的面孔:馬明哲、郁亮、侯為貴、麥伯良、王傳福……

截至2014年1月末,深圳共有境內上市公司185家,佔全國上市公司總數的7.4%。然而,更讓人難望項背的,是這185家上市公司令人欣羨的“含金量”。

為什麼說深圳上市公司的含金量高?深圳証監局副局長朱文彬為記者掰著指頭歷數深圳本地上市公司的四大看點:

一是“規模大”。截至去年底,深圳地區的境內上市公司總市值已達1.93萬億元,佔全國的8.07%,居全國第三位。

其中,總市值在百億元以上的大型公司就有32家。這充分顯示了深圳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及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二是“質量高”。根據2013年前三季度的公開數據,深圳上市公司共實現淨利潤1178億元,同比增長28.9%,增幅高出全國上市公司整體水平將近一倍。在上市公司整體盈利增長速度減緩的背景下,深圳上市公司卻出現了營業收入、淨利潤雙雙提速的可喜局面。

三是“結構好”。深圳上市公司從行業上看,主要類別為信息技術、金融、工業、房地產、消費等,服務業與新興產業佔主導地位,與全國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有著明顯區別。金融類上市公司雖然隻有5家,但卻貢獻了全市上市公司67%的利潤。

四是“轉型特征明顯”。在全國上市公司中佔比微弱的新興產業,卻是深圳上市公司中為數最多的新增長極,並涌現出了多家在細分行業領域中佔有絕對優勢的“小巨人”,例如在鋁電解電容化學品領域佔據國內4成市場份額的新宙邦﹔在國內海上石油直升機飛行服務業務佔據5成市場份額的中信海直……

証券化率(總市值/GDP)是業內反映証券市場發展程度和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最常用的一項重要指標,以此觀之,2013年底,深圳証券化率已達133%,高居全國第二。

然而,更懂門道的投資者,“垂涎”的不是這185家已經端上“桌面”的上市公司,而是更具潛力、埋伏在台下的擬上市企業。記者總結深圳歷年來擬上市企業的數據,發現最近六七年以來,深圳正處於上市輔導期和已報會的擬上市企業“蓄水池”,始終穩定在120家左右。同時,在前海股權交易所挂牌的企業更超過了2000家。這表明深圳擁有數量巨大、質地優良的上市后備資源。

借力資本市場“金手指”

深圳上市公司軍團為何如此強勁?

就在深圳格林美公司亮出了那份靚麗的業績預報的第二天,公司董事長許開華向記者講述了格林美在2010年登陸深圳中小板市場之后的傳奇經歷:短短4年時間,公司分別通過IPO、定向增發、公司債等多種形式,先后4次從資本市場上成功融資逾50億元。“前三次融資讓格林美成功跨出三大步:從廢舊電池循環利用業務,到電子廢棄物處理生產線,再到正在建設中的報廢汽車綠色循環利用生產線,公司年營業收入從上市前的3個億一舉增長到現在的35個億!”同時,格林美還成功突破了廢棄物綠色循環利用的關鍵技術,獲得400余項專利,其中10多項專利在歐美等20多個國家獲得授權,成為中國再生資源的技術先導企業。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格林美武漢分公司。看到生產線上一台台廢舊冰箱、電腦、電視機被拆解,鋁、銅、塑料等被回收,總書記高興地說:“把垃圾資源化,化腐朽為神奇,是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多年來,無數家深圳上市公司也正是在資本市場“金手指”的點化下,實現了一次次跨越式騰飛。

2010年,新能源汽車巨頭比亞迪正面臨著企業轉型發展的艱巨時刻,公司前景受到海外投資者質疑,其港股股價一度跌破11港元/股。6月30日,比亞迪成功登陸深市中小板,一舉融入14億元。僅在兩年之后,比亞迪又再次通過發行公司債券,成功融得30億元,投入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電池的研發與生產。正是借助於資本的強力支持,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再度崛起,上周,公司港股股價最高攀至56港元/股。

中國工控行業的領軍企業匯川技術,2009年上市前,年銷售收入為3億元,淨利潤1個億。2010年公司登陸深市創業板市場,奇跡般地募得19億元的資金,並由此開啟了一次跨越式發展的新裡程。到2013年,公司銷售收入和利潤規模均達到上市前的5倍,並成功實現由工控領域向新能源領域的戰略性延伸。

2013年,在國內整體融資環境趨緊的情況下,深圳卻有30家上市公司順利實施了再融資, 1300億元的融資額不僅為深圳歷年來最高,而且居全國第一。

布局全國進軍海外

有人將市場化機制下成長起來的深圳上市公司群體比喻為資本市場的“深圳軍團”,創新能力強,管理效率高。這樣的“深圳軍團”一旦插上了資本的翅膀,漸漸演化為輻射全國、進軍海外的“羅馬軍團”。

深圳老牌勁旅中集集團,其客戶和銷售網絡分布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僅集裝箱業務板塊的40余家成員企業,就遍布國內的沿海、內陸港口,以及歐洲、澳洲、南美等地。B股上市公司深基地,以石油后勤保障服務、海洋工程服務和物流后勤服務為三大產業核心,僅物流服務板塊一項,就在中國16個經濟熱點城市進行了戰略性布局。著名藍籌公司中興通訊,積極推行全球市場拓展計劃,目前60%的營業收入來源於海外市場。

實際上,深圳上市軍團對整個社會的貢獻不僅僅體現在經濟領域。據WIND數據,深圳上市公司為全國各地提供了120余萬個就業崗位。根據2013年前三季度的公開數據,深圳上市公司共繳納各項稅費1030億元。2012年年報披露后,近8成的深圳上市公司以現金股利方式分紅,分紅總金額達到398億元,分紅金額佔淨利潤的比重高達30%。不少公司上市以來每年持續分紅。如深赤灣自1993年上市以來連續20年進行現金分紅,累計分紅達37億元,為其融資額的10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