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然
休閑帶來的快樂,是消費型的快樂﹔繁忙體驗的快樂,是生產型的快樂。在繁忙中用快樂創造成功,那才是工作最佳狀態的“真”和人生最佳境界的“美”。
現代社會,恐怕有兩個字經常令人不爽。一是“忙”,二是“煩”。“忙”有時是不得已而為之,有時是心甘情願而為之。“煩”則明顯不同了,它是消極心態的不良反映,有百弊而無一利,應當通過心理調適而不為之。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防止從“忙來忙去”陷入“煩來煩去”的窠臼,並要有意識地讓繁忙向快樂轉變。工作與事業是緊密相聯的,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快樂不但能夠帶來愉悅的心情,而且還能夠不斷地給繁忙充電加油。人要是高興起來,工作質量效率會大大提高,苦啊累啊就都不在話下了。
盡管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生活畢竟是個“萬花筒”,工作其實是個“無底洞”。面對著“萬花筒”和“無底洞”,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奔波拼搏,同時也會因為工作的忙亂且效果不佳而煩惱沮喪,這或許是不少人的職業困惑吧?
不難發現,行走在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不歸路上的人們,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對待工作的態度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情形。一種是積極向上的心態,他們能在繁忙中用成功創造快樂﹔另一種是消極向下的心態,繁忙給他們帶來的多是身體疲勞和心情郁悶,即使是偶有成功也被負面情緒抵消掉了。
近來研究繁忙與快樂關系這個命題,我悟出了一個似乎可稱作“快樂定律”的體會——休閑能夠帶來快樂,繁忙可以體驗快樂。休閑帶來的快樂,是消費型的快樂﹔繁忙體驗的快樂,是生產型的快樂﹔這兩類性質有所不同的快樂,有時會表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進而構成人生快樂的全部內涵和外延。但是,倘若從現實可能性的角度來對比其不同意義的話,在繁忙中用快樂創造成功,那才是工作最佳狀態的“真”和人生最佳境界的“美”。
因為實際情況是,一個人要想事業有成就,工作有業績,人生有價值,那麼不繁忙肯定不可能。這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自找苦吃”。積極心態下的繁忙,可以使人精神飽滿,情感充實,注意力集中。否則情況會相反。有價值、有意義的繁忙,會獲得更多的成長機會,經歷更多的工作歷練,並且能更多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繁忙的工作,還可以使人在較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如此繁忙也是延長職業生命“服務期”的必然選擇。
從特定意義上說,當目標明確、有序扎實的繁忙成為工作常態的時候,你距離成功也就不會太遠了。當然,這種繁忙排除了無奈、被動、苦惱等因素,主旋律是自覺、自願、積極、向上、樂觀的。抱著這種心態去工作,就完全能夠使我們在繁忙中體驗成功的種種快樂。
心態實質是精神狀態,它可以通過心理自我暗示來加以調整控制。心態所帶來正負兩個方面的效應,已經成為人們精神生活的決定性要素,越來越為更多的人重視和關切。養成健康的心態,與鍛煉健康的身體同等重要。無數臨床病例証明,不少身體疾病源發於不健康的心態,這種關聯性幾成定論。沒有健康的心態,哪來的健康人格?心態真的不是小事情。
在工作中獲得成功的快樂,對疲勞的肌肉和緊張的大腦來說是最好的撫慰劑。成功的一天往往是快樂的,不成功的一天則是讓人身心疲憊。充實而繁忙的一天結束時,可能讓人感到一身的輕鬆愜意。而昏昏度日、無所事事的一天結束后,人可能被碌碌無為耗得心緒消沉,有種焦慮失落的感覺。
在繁忙中創造成功而享受快樂,其本質是成功的擴展、延伸和釋放。這種狀態下會生成一個簡單的“快樂公式”,即繁忙<成功<快樂<繁忙<成功<快樂。兩個繁忙,兩個成功,兩個快樂,每一個節點都是繁忙的增值並及時兌現回報的體現。一旦形成此種良性循環,繁忙就會趨向成功,成功就會充滿快樂。
我的第一份職業是農民,所以總喜歡用種地來比喻一些事理——繁忙是對事業的一番耕耘,成功是對事業的一季收獲。愉悅的心情,與繁忙事事相伴,與成功步步相隨,繁忙+快樂+成功,溶解和消化在工作和生活之中,不亦樂乎?
相關專題 |
· 任仲然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