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農歷正月初六。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紫金城大酒店,一對新人盛裝迎賓。參加婚宴的客人,大多向新人道祝福后,徑直走向餐廳﹔少數掏紅包的賓客,在新人的堅決推辭下,又將紅包揣回兜裡。
記者觀察,整個迎賓過程,簡單朴素﹔走進餐廳,也隻見宴席,未見通常都會設的“隨禮處”。
“石城請客不收禮已經好多年了。”石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曉波告訴記者,“在石城城鄉,婚喪嫁娶、賀歲祝壽、喬遷新居等,紅白事項‘隻請客不收禮’已經成為一種風尚。”
從送禮到不送不收
日前,石城縣屏山鎮長溪村,村民賴才新的60歲壽宴正熱鬧舉行﹔請了15桌客人,禮金一分沒有。
“村裡從1992年左右開始,紅白事項就不收禮了。”村支書賴運根說。
至於具體始於何時、何人,已沒有人記得清了。“大概是某家人第一個開了頭,后面就慢慢形成了。”賴運根說,“我認為,可能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一些有識之士或者是先富起來的人,樂於回鄉置辦酒席免禮請鄉鄰吃,改善鄉民生活。免禮范圍不斷擴大,逐漸成為一個新規矩。”
村民賴立仁負責管理村裡的賴氏祠堂18年了,在他的印象中,自他接手起,就沒有紅白事項收禮金的概念,好處就是“省事,更干脆,也增進了親情”,“誰要是大操大辦,反潮流收禮,村民樹新風理事會還會干預”。
“石城‘隻請客不收禮’,最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局部出現,村民普遍認為起始於長溪村。”贛南師范學院客座教授、石城縣民俗學者溫涌泉說,“經過一個反復、漸進的政府與民眾互動的過程,大約在四五年前,在全縣實現了普及。”
來自長溪村的新風,逐漸吹到鎮裡、縣城。劉曉波2002年至2006年曾任石城縣屏山鎮黨委書記。“當時鎮裡已經流行紅白事項不收禮了。”他回憶,“縣裡樹新風的要求得到了更好的落實。村民們的明智之舉是引子,基層干部廣泛參與、推動,群眾再跟進,加速了不收禮風氣的形成。”其間,劉曉波父親做壽請客還被“告”到紀委,后來經查明確未收禮,方才服眾。
據溫涌泉所進行的社會調查,石城縣請客不收禮這一民風的形成大致經歷了三個漸變階段:一是請客收禮(因為好面子,輪番攀比)、二是請客退禮(先收后退,表示心意到了就行)、三是不送不收(大家都不收禮),各鄉(鎮)實現的時間各異,縣城是2007年左右開始的,2011年后完全實現紅白事項不收禮,他說:“現在的中央八項規定,會進一步讓我們鞏固‘不收禮’的成果”。
一根紅線一扯到底的堅持
其實,石城人是很好客的,過去辦酒席的風氣比較盛。20世紀90年代以來,石城縣經過了七任領導班子,每任班子針對石城窮困現狀和民風都厲行節儉,極力推行置辦酒席簡單化,幾乎每兩年就出台一個規范文件,高頻率大力度地對節儉辦酒、請客不收禮行為進行規范引導,以嚴禁黨員領導干部借辦理宴席之機聚斂財富、收受賄賂。
文件的生命在於落實,在於說到做到,在於敢硬碰硬。
1994年,時任大由鄉黨委書記廖某某超標辦酒席,紀委在全縣通報並處以每桌50元的罰款﹔2009年,縣某局局長借宴席收受紅包,被誡勉談話……
石城縣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做出榜樣,家裡辦酒席,一概不得驚動上下級同志,實行小辦、簡辦,且堅決拒收禮金,以好的干部作風來淨化社會風氣。
對於“請客不收禮”新風尚,石城縣文明辦也因勢利導,在全縣農村以“五老”為核心組建樹新風理事會,開展樹文明新風宣傳,倡導文明辦酒席,並對樹新風理事會進行考核,起到了監督與推動作用。
贛州市工信委黨委書記繆蘭英,2009年至2011年任職石城縣委書記。她了解到石城“不收禮”的廣泛基礎,就在全縣領導干部大會上一再要求各級干部淨化風氣,打響消滅“請客收禮”的攻堅戰。
石城縣小鬆鎮石田村77歲的李榮廣對比幾十年來送禮、收禮的變化,覺得現在這種狀態最好:“送禮其實是把錢從右邊口袋放到左邊口袋。今天你送出多少禮金,等你辦理宴席,禮金全部收回。不收禮,既給別人輕鬆,也替自己免去‘罰款’,是件好事。人情交往,走心就行了,送禮,是一道多余的程序。”
少了金錢味,多了人情味
“石城請客收禮已是過去式。”石城縣紫金城大酒店負責人賴於添對記者說。
賴於添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受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影響,酒店公務接待減少。酒店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業內曾有恢復“請客收禮”的嘗試以提振餐飲業,沒想到,沒有得到一個酒席主辦方的響應,“據統計,石城縣每年有3000余對新人結婚,婚宴花費平均節約1萬元以上。開弓沒有回頭箭,‘請客不收禮’的習慣已經深入人心。”
石城縣紀委廉政辦負責人黃海靈也証實,近年來石城縣始終對“請客收禮”形成高壓態勢,嚴格執行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堅決落實中央各項規定和省、市、縣有關規定。該縣成立專門督查組,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對違反規定借喬遷新居、子女升學、職務升遷等事宜宴請斂財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違反申報制度的當事人和單位“一把手”,不論是否宴請斂財的,視其情節輕重給予責任追究。
“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辦理酒席,必須作為重大事項報告。凡是領導干部家中涉及婚喪嫁喜慶等事宜,須向縣紀委做出書面報告,並在報告中鄭重承諾不收禮,事后還須書面報送操辦情況,隨時接受調查。2013年,共有22名領導干部就個人重大事項向縣紀委進行了報告。”黃海靈介紹。
“過去,領導干部宴請賓客時,若收禮,則違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有關規定,同時也加劇了思想上的負擔,容易滋生腐敗的苗頭﹔若不收禮,則顯得不近人情,不利於同他人的交往聯系。如今,中央八項規定、反四風,有效地卸下了領導干部的思想包袱,使得領導干部能夠花更多的精力在如何做好本職工作上,干群關系明顯好轉。”石城縣城管局局長董耀華說。
記者在幾天的調查中發現,今日的石城,紅白事項都不收禮金,即使象征性包上一個紅包,主人也會全額退回。人們說,在這兒沒有請客送禮的負擔,請客的人帶著一顆真誠的心,赴宴的人送去誠摯的祝福。親情友情不以禮金來衡量,回歸原汁原味的親情友情,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少了金錢味,多了人情味。“無禮一身輕。”石城縣縣委常委、紀委書記朱欽軍說,新風尚對蘇區石城的經濟社會振興發展將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記者 胡曉軍 通訊員 許 軍 謝滿生)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