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廣州軍區 “百兆到連”工程后續追蹤

李華敏 曹 磊 陳 孟 通訊員 李海強

2014年02月14日09:00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由慢到快,影響的豈止是網速

2002年:軍事綜合信息網接入廣州軍區團以上部隊

2004年:軍事綜合信息網擴展至廣州軍區營以上部(分)隊

2010年:軍事綜合信息網接入廣州軍區大部分連級單位

2012年:廣州軍區“百兆到連”工程啟動

2013年:廣州軍區“百兆到連”工程順利完成

照片提供:李海強、吁青

信息技術革命的本質是效率革命。一支不重效率的軍隊,掉隊是遲早的事。

在部隊信息化建設步入“大數據”時代的今天,文件傳輸慢、網頁打開慢、系統聯接慢、信息共享慢、軟件運行慢……一個“慢”字,已成為制約部隊信息化建設轉型增效的瓶頸之一。

軍事綜合信息網提速,提高了網絡運行效率,其產生的影響,將不止於網絡這一塊陣地。

——編 者

去年8月,廣州軍區完成“百兆到連”工程,實現軍區連以上部隊軍事綜合信息網百兆寬帶接入。彈指一揮,半年已過。網速快了,給基層部隊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元宵節前夕,記者帶著這個疑問,走訪了廣州軍區一些連隊。

文件“秒傳” 網頁“瞬開”

軍營上網飛一般的感覺

這些天,“深圳特區精神文明好六連”網絡室裡熱鬧非凡。官兵們用電子賀卡傳遞節日祝福,在局域網上發微博分享節日喜悅。

記者注意到,該連下士商思華制作的電子賀卡,不僅有圖片和文字,還有動聽的背景音樂和閃閃發亮的電子鮮花。記者點擊賀卡右下角的播放按鈕,商思華自拍的一段祝福視頻立即彈出,他笑著介紹:“‘百兆到連’后,‘大塊頭’文件能‘秒傳’,各種高清圖片、視頻都可以添加到賀卡裡,用起來很過癮。”

“網絡提速了,上網‘沖浪’飛一般的感覺,官兵在信息海洋裡游得更歡了!”該連指導員江潺深有感觸。六連剛連通軍事綜合信息網那會兒,因為網速慢,登錄其他部隊網站耗時長,官兵們等不及,往往隻願在團局域網內“轉悠”。網絡提速后,網頁能夠“瞬開”,官兵可以瀏覽更多更精彩的網站。

“百兆到連”工程還把軍營網絡的觸角向前延伸。廣州軍區部分邊防哨所過去沒有網絡,“百兆到連”工程一步到位,讓高速網絡進了哨所。某哨所哨長司進杰說:“網絡讓邊防生活不再枯燥。”

視頻實時問答 名師在線授課

官兵不用再吃“隔夜飯”

某部三連有兩個哨所,遠的一個離連部上百公裡。以往該連上政治教育課,指導員曹立國經常坐車來回跑,被戰士們稱為“車輪指導員”。“百兆到連”后,視頻授課清晰流暢,哨所戰士們紛紛表示,有了這種授課方式,就不用再吃“隔夜飯”了。

“通向連隊的網絡,就像一條條毛細血管,擴容增速后,這些血管運來的營養更充足!”該部領導介紹說,“百兆到連”使網絡課堂煥發出新活力,不僅滿足了官兵及時獲取知識的需求,還帶來了更愉悅的學習體驗。

某機步師網絡政工教育平台新增了“中國夢·強軍夢”視頻短片、動漫話成就、電子榮譽室等欄目,把枯燥的教學內容形象化、視覺化,很受官兵喜愛。該師六連指導員吳明說:“過去網速慢,教育平台上的一些欄目,基層官兵很難打開。有了高速網絡,我們就能‘搬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

某通信團二營一連戰士李響是國防科技大學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平台(MOOC平台)的學員,在該平台上自學了“信息技術”等課程。較之傳統的遠程教學模式,國防科大MOOC平台依托高速網絡,實現了視頻實時問答、小組在線討論、網上隨堂測試等遠程互動功能,改變了“看錄像”式的單向傳遞。“網上上課也像坐在教室裡一樣,授課的都是響當當的名校教授!”李響介紹說。

“如果說,軍營網絡為基層官兵打開了一扇窗,‘百兆到連’則稱得上是鋪通了一條高速路。”該團領導感慨道,高速網絡讓“名校”入營,為官兵繼續教育、職業技能培訓提供了有力支撐。

異地同步辦公 文件網上簽發

軍營有了“雲平台”

記者在某師採訪時,恰逢上級工作組前來調研。雖然要調研多日,但工作組成員並未攜帶辦公設備和文件資料,而是從該師辦公電腦登錄集團軍“雲辦公平台”,直接在線辦公。

“‘雲辦公平台’支持文檔在線編輯、異地同步辦公。依靠高速網絡,就連視頻、圖片也可在線處理,等於為每個人打造了一間‘移動辦公室’。”工作組一位參謀介紹,有了這樣的平台,他們現在出差“一身輕”,隻需要記住自己的ID號和密碼。

“我們一直提倡無紙化、網絡化辦公,但網上辦公以前長期受網速限制。”某團政委孟安甫介紹說,該團過去網速慢,有的連隊網絡不穩定,文電系統會出現“丟包”現象,造成一些重要通知丟失。相當一段時間,文電系統被束之高閣。高速網絡的鋪通,拓展了網上辦公功能,大大提高了各類文件的審批效率。現在,機關從網上下發的通知不僅不會丟失,還能追蹤到每份文件的流轉、編輯等情況。

某師一位干事講述了自己的感受:“過去處理日常辦公要‘手持鋼筆簽夾子’,現在所有文件都在網上流轉簽發,再不用把辦公時間耗費在‘找領導’簽字上了。”

網上聯訓更順暢 信息傳遞更便捷

戰斗力提升有了新“引擎”

春節前,某師組織了一場基於網絡的異地同步兵棋推演。虛擬戰場上,紅藍雙方你來我往,見招拆招。方寸熒屏間,不費一槍一彈,該師分布在不同地域的裝甲、防空、偵察、炮兵、通信等多兵種指揮員同步比謀略、練對抗。

“別小看網速,如果帶寬不足,這樣的訓練就可能因網絡堵塞而‘卡機’,最后隻能推演簡單課目。”該師領導介紹說,“百兆到連”讓網上異地同步訓練更順暢,讓復雜課目演練常態化。基層指揮員足不出戶就能獲得聯合演練經驗,為戰斗力提升提供了新“引擎”。

“網絡提速后,聯網運行的各類訓練、管理、辦公系統不再被網速束縛。” 廣州軍區司令部信息化部部長孫偉把“百兆到連”帶來的變化形象地稱為“跑步前進”。他介紹說,軍區在推進“百兆到連”工程的同時,還研發、推廣了旅(團)部隊綜合信息系統,有效提高了基層部隊日常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某防空旅駐地比較分散,“百兆到連”和旅(團)部隊綜合信息系統的應用,讓部隊信息傳遞更加便捷。正在旅值班室值班的軍務科參謀黃銘介紹說,登錄綜合信息系統,全旅各項信息都能圖文並茂地呈現,人員、設備、營院等數據同步更新,視頻點名、授課、考核等操作也十分流暢。

“‘百兆到連’后,一些新的訓練、管理系統正在不斷地論証開發,部隊信息化建設駛上快車道,最終必將帶來作戰能力的提升。”孫部長表示。

后記:兵貴神速

“以前遇到啥問題,不是翻箱倒櫃查書本就是向戰友求援。現在不同了,大家有了難題,先想到的是‘上網查查’!”談起網絡提速對自己的影響,很多官兵這樣講。

部隊工作性質特殊,許多資料隻在軍事綜合信息網上有。不少官兵坦言,網速慢的時候,上網搜索還不如翻書快。“百兆到連”后就不一樣了,信息資源真正得以有效利用。

從“翻書”到“上網”,表面上是習慣的改變,本質上卻是官兵思維方式在變化。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主要依托信息網絡進行“鍵盤指揮”,官兵必須具備網絡思維,“慢”,阻礙了這一思維的形成。某師一位領導曾感慨:“指揮打仗要用網絡和電腦,但平時辦公卻離不開筆和紙,戰時指揮怎麼會順手?”

某旅通過裝備綜合集成建設,各型裝備基本實現了互聯互通,但在過去的演習演練中,信息傳輸不暢時有發生。不知不覺,“網絡不穩定”“信息手段靠不住”等觀點在官兵中流傳開來。該旅旅長謝金介紹,隨著網絡提速,大家逐漸形成共識:有了網,才方便﹔離了網,啥都慢。

我們常說部隊要轉型升級,這其中裝備好轉型、訓練條件也容易改善,最難轉變的其實是官兵的信息化觀念。能夠對官兵思維轉變起到促進作用,是“百兆到連”工程最大的收獲。

網友原生態留言:

廣州軍區信息化部工程處處長周世艾:“百兆到連”工程,為軍區部隊提供了縱橫貫通、上下銜接的信息高速公路,軍事綜合信息網作為全軍公用網絡平台,其信息傳輸和服務保障功能得到加強。下一步我們將著重加強網絡運用研究,在“訓、用、管、保”等方面求創新、求突破。

廣州軍區某通信裝備技術大隊政委鄭中美:信息化是基層部隊戰斗力生成的新增長點。網絡提速,部隊訓練、管理、辦公等應用軟件才有用武之地,各類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功能融合才有支撐。全區信息資源整合利用,部隊信息化建設必然邁上新的台階。

某師戰士黃雙權:去年,我在訓練時髕骨意外骨折,沒想到是遠在廣州的部隊醫院專家在網上為我會診。現在咱基層部隊不僅醫療硬件逐漸改善,還有著名軍醫專家幫我們解決疑難雜症。網絡升級,我們的受益看得見摸得著!

某部工程師謝秋洪:博士畢業到部隊時,受畢業課題啟發,我為單位升級改造“車載多媒體指揮系統”,沒想到項目即將竣工時,竟然因為“網絡帶寬滿足不了系統運行要求”而卡了殼。“百兆到連”工程讓系統“起死回生”,我的科研熱情更加高漲!

某通信團接力站站長吳兵:網絡技術發展飛速,部隊信息化進程也在加速,我們這些老班長、老骨干靠吃老本,已經難以完成任務,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才能跟上發展步伐。

某哨所哨長文淦:剛當哨長那年,遇上某型交換機出了以前從沒處置過的故障,不敢自己動手修,萬一操作失誤引起更大的問題咋辦?盡管火燒眉毛,哨所戰友還得等維修站的工程師星夜兼程趕來搶修,白白耽誤了許多時間。現在網絡提速了,設備故障不論大小,一個視頻連線直達上級維修室,有很多技術大拿遠程教我們排障,我這個哨長底氣更足了!

某團作訓股股長王劍:網絡提速使指揮效率成倍提升。比如組織應急拉動,從情況上報、通知應急值班分隊到協調車輛油料,輕輕一點網絡信息系統,通知立馬就能傳遞至各個部門和分隊,部隊出動速度哪能提不上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