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雨人”周瑋赴上海問診,檢測的目的是盡可能恢復他的語言能力

專家:周瑋確實是心算,方法很獨特

2014年01月26日08:43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專家:周瑋確實是心算,方法很獨特

李衛東(左)在與周瑋交談。

周瑋在《最強大腦》上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

“天才”還是“白痴”?“炒作”還是“騙局”?歲末年關,因為一檔電視節目而被推上輿論浪尖的“中國雨人”——山西五台縣少年周瑋,日前與家人一同來到上海,踏上求醫尋訪之旅。專家在測試后認定,周瑋心算能力的確很強,“不應簡單地將周瑋稱為‘天才’或者‘白痴’,他的案例非常特殊”。

專家會診

運算能力很強 但沒達頂尖水平

23日下午,華東師范大學俊秀樓的一間小會議室房門緊閉。房間裡,“中國雨人”周瑋正在接受專家對他進行的認知、運算測試。

房間內,華師大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先春、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和自然科學研究院特別研究員徐振禮等專家,拿出許多寫著乘、除、開方、次方等數學運算題目的A4紙,隨機挑選出一些讓周瑋當場作答。

隨著題目難度的提升,周瑋的思考和解題時間也隨之加長,從幾十秒到幾分鐘不等。當他得出正確答案時,專家們的掌聲,讓他臉上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從測試過程來看,周瑋確實是在心算,並不是依靠記憶。他很投入,過程中一直沒有喝水。”李先春說,周瑋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運算方法,“比如乘法,他會拆分題中的數字,拆完之后,算的方式也很特別。”

記者看到,在一張寫著題目“321×678”的答題紙上,周瑋寫下來的運算過程如下:321÷3=107;678÷6=113;107×113×3×6=217638。“他心算速度很快,這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掌握的。5位數乘1位數再乘1位數、2的18次方,這些題目的心算對他來說都沒問題,可以馬上說出答案,至於怎麼算的,他說不出來,我們也搞不清楚,恐怕需要從神經科學的角度更深入的探究。”李先春說。

24日,周瑋在腦掃描過程中,繼續進行了各種超復雜運算。專家指出,這是為了更好地求証周瑋在心算時腦功能區的活動是否與常人不同。“不應簡單地將周瑋稱為‘天才’或‘白痴’,他的案例非常特殊。”徐振禮說,周瑋的心算能力很強,但還達不到世界頂尖水平。不過,對於一個21歲且神經發育受到一定損害的人來說,確實很不容易。

網友質疑

開方復合計算不難 有技巧可循

周瑋在短時間內解出許多高難度的多位數乘方、開方復合計算,遭到部分網民的質疑。不少觀眾覺得周瑋面對的算式並不難,而是“有技巧可循”。

有網友在微博上貼出了數學家華羅庚在30年前寫的一篇科普文章《天才與鍛煉》,裡面也提到了一個和周瑋頗為相似的例子。華羅庚認為,這和特異功能或者計算能力無關,因為有技巧可循,他還給出了具體的推算方法。

還有網友認為,“開N次方”可以使一個大數字迅速收縮變小,“了解這個原理,就知道任意16位數字開14次方,其結果的整數位隻有11、12、13三種情況,即便如現場表演中那樣精確到第一個小數位,也隻有22種情況。記下這22種情況以及其對應的16位數字頭兩位所在區間,就可輕易作答”。“花1小時背一背,你也有獨門秘技。”

網友還指出:“16位數的14次方根的整數位,隻有12和13兩種可能。因為11是15位數,14是17位數。因此,一個16位數開14次方,整數部分不是12就是13。記住12和13之間分界線就OK……這個題目,需要的僅僅是記住一個數就可以了。兩個相鄰整數,高次方,差距很大。因此,改動靠后面位數的,根本不改變本質結果。所以,節目中還煞有介事改動后面的數字,其實開14次方后,結果影響只是小數點后兩位以后了,學過泰勒公式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此外,還有網友爆料周瑋曾在央視的《走近科學》裡出現過。那專題片的名字為《智障少年的速算天分》。專家對周瑋進行了韋氏兒童智力測驗,6~16歲階段的題目。節目組一位專家提到了測試的部分題目,稱發現隻要跟知識面和理解相關的題目周瑋都做不了。最后周瑋的綜合分數隻有45分,屬於中度智力低下。中 新

媽媽坦言:“想讓兒子找回自信”

在23日、24日的問診和尋訪專家過程中,周瑋的二姐一直寸步不離充當著翻譯的角色。而他的母親周潤蓮,則是在兒子身邊,細細地觀察、默默地支持。從帶著兒子走遍各處治病,到參加電視節目,再到面對一些網民並不友好的“炮轟”,這位母親始終選擇堅持。

就想讓兒子當普通人

“作為一個媽媽,我不是想出名,就是想讓兒子找回自信。”周女士對記者說,家裡共有四個孩子,姐姐和弟弟都很照顧周瑋,“從給他(周瑋)治病開始到現在,就沒有不欠債的時候,賺的錢遠遠不夠付出,現在估計欠了有20多萬元。但我沒想過放棄,我就是想讓他(周瑋)能成為普通人,和正常人交流,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周瑋現在開朗多了

周女士坦言,兒子一直過著比較規律的生活,到飯點才吃飯,就算提前肚子餓了也不說。因為巡診而打破生活規律,母親擔心他會不開心。“去北京,來上海,他接觸的人多了,也算是見識了一些世面,他是高興的,從表情、動作上看得出來。他心裡願意做的事情,才會接受。他喜歡和專家做題,覺得他們能懂他,喜歡別人對他的鼓勵,覺得人們對他認可了。”

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神經生物學及精神神經疾病模式動物研究室負責人李衛東透露,此次是他第三次與“中國雨人”周瑋接觸。“明顯感覺他開朗了不少,喜歡與人握手。”23日的測試從下午1點30分進行到晚上8點多,但是周瑋都沒有反對,“每次問他還願不願意繼續做題時,他都說,‘嗯’。”

“對我兒子有利的,我才會做。他不願意做的,沒有人能強迫他。”周女士說,盡管曾被診斷為“智力中度低下”,但他對周瑋的運算天賦卻十分有信心。“有質疑我不怕,我相信兒子會用他的實力來証明。我的想法是,能提出質疑的人,本身應該也是有能力的。既然有能力,那就站出來跟我兒子比一比。那些自己不懂還亂說我們的,我不認可。我雖然沒什麼文化,但總覺得要眼見為實、用事實說話。隻要從我嘴裡說出去的話,我都會負責。” 新華社

未來暢想:希望能恢復語言能力

昨日,揚子晚報記者聯系上了江蘇衛視的相關人員,據他介紹,周瑋目前已經完成了在北京等地的一些檢測,“這個檢測是一系列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知道觀眾很關注他,所以一旦有消息我們會及時向外傳達。”據了解,目前檢測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恢復他的語言能力,“這是最先要恢復的,不管未來怎樣恢復語言交流功能,對周瑋的生活也是有益的。”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言語聽覺康復科學系副教授劉巧雲說,專家們會努力為周瑋提供可行的治療方案。

那麼,周瑋有著特殊才能,會不會也會在命運上有所改變呢?據了解,目前有不少基金人及救助組織都在試圖幫助周瑋。

劉巧雲表示,像周瑋這樣有語言障礙的中國孩子目前已超過3000萬,如果沒有足夠的關注,很多孩子可能一輩子都會活在絕望和自卑中。這或許是我們從周瑋的故事中,最應該反思的問題之一。另一方面,李衛東等專家認為,周瑋或許還構不成天賦異稟,但發掘有特殊腦功能的人才,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和需要,將對腦科學的發展和人類解密大腦做出巨大貢獻。

(記者 張 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