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山東省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山東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為48.77%

2014年01月26日09:03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我省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債務資金投向

在已支出的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4252.91億元中,用於市政建設、土地收儲、交通運輸、保障性住房、教科文衛、農林水利、生態建設等基礎性、公益性項目的支出3466.22億元,佔81.50%。

還款壓力將逐步降低

省審計廳24日發布的全省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不含青島市)顯示,從我省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性債務的現狀,以及資產與負債的相互關系看,我省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依據:

一是截至2012年底,全省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為48.77%﹔若將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分別按照2007年以來各年度由財政資金實際償還的最高比率折算后,總債務率為55.22%。

二是從我省經濟發展水平看,我省政府性債務是經過多年形成的,債務余額也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逐漸償還。當前我省經濟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將為債務償還提供有效保障。

三是從政府性債務與政府資產的對應關系上看,我省政府性債務主要用於市政建設、土地收儲、交通運輸、保障性住房、教科文衛、農林水利、生態建設等基礎性、公益性項目,形成了大量與債務相對應的優質資產作為償債保障。

四是從未來年度償債情況看,我省債務還本付息額呈不斷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隨著經濟事業的發展,各級政府可支配的財政資金和非財政資金總量逐年增加,面臨的還款壓力也將逐步降低。

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從審計情況看,近年來我省各級政府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債務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13年6月底,省本級、11個市、101個縣制定了綜合性的債務管理制度,7個市和53個縣建立了債務風險預警制度。各級政府按照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的原則,出台措施對2010年底的存量債務進行了化解處理。此次審計發現我省政府性債務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增長較快﹔部分地方和行業債務負擔較重,有的地區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程度較高﹔部分地方和單位違規融資、違規使用政府性債務資金等。上述問題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不健全,債務預算管理、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管理仍較薄弱,制度執行也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審計發現的問題已引起省政府高度重視,根據審計建議下一步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政府債務管理體制。實行財政部門統一歸口管理,建立健全債務統計、償債准備金等制度,按照財政部統一部署,探索對政府性債務實行分類管理、限額控制,具備條件的逐步納入預算管理。二是規范政府舉債融資行為。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加快形成科學規范的地方政府投融資機制。同時切實管好用好債務資金,嚴禁過度舉債、違規擔保。三是建立完善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完善債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健全監控機制,對債務風險高、審計檢查問題突出的地方及時進行風險提示,對風險隱患大的地方實行嚴格管理。四是切實強化責任考核。將債務率等指標納入科學發展觀考核體系,加強對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地方政府債務情況的分析考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