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蘇藝 李永寧 錢偉
2014年01月15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記者了解到,上述研究論文共兩篇,分別發表於1999年和2009年。記者通過《科學》雜志官網查閱發現,2009年的題為《熱量控制延緩恆河猴的疾病發生和死亡》的文章和1999年的題為《衰老的基因表現圖譜和通過熱量控制延緩衰老》的文章,均未提到如新所稱的“重設基因”技術。
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陳冬生認為,目前業界對於人類衰老機制的研究有基因學說等,“但還沒有一種學說能夠獨立解釋人類衰老的原因”,“我並不知道有‘重設基因’這個說法,轉基因也極少用在人類身上”。
專家還強調,“無論哪種動物與人類基因相似度多高,仍存在差距。任何沒有用於人類臨床實驗的產品或技術,不能保証絕對適用人類”。
利用媒體貼金
偷換“廣告”與“報道”概念,以媒體廣告標榜公司經營模式合法
如新宣傳冊中,在顯要位置印著“有26家電視台聯手聯播”,並印出相應電視台的LOGO。記者與其中多家電視台廣告部取得聯系,對方均不能肯定參與過這樣的大型廣告聯播活動。一位上海電視台廣告部工作人員稱,“宣傳冊既沒有說具體時間,也沒有說廣告內容和所在電視頻道,單純刊發電視台LOGO,什麼也說明不了”。
採訪中,如新直銷商反復給記者介紹媒體對如新的“報道”。他提到,《人民日報》曾一天刊發四個整版報道如新(中國)公司,同時還拿出一張顯示《人民日報》頭版“報道”其ageLOC技術的圖片,稱“我們公司的模式不會有問題,這些報道就是証明”。
記者發現,如新所稱的《人民日報》連續四版報道如新公司,實際上是連續四版的廣告,版面版名均清晰印有“廣告”字樣。所謂頭版刊發如新報道,更是其自行將《人民日報》某版刊發的如新廣告與“人民日報”報頭拼接,做成的“山寨”頭版。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這些廣告是合法的。該公司有意混淆“廣告”和“新聞報道”之間的區別,並擴大解讀,企圖証明廣告中未出現的內容和運作的合法性。
大型聚會“洗腦”
制造榜樣,利用群體效應進行精神控制
1月11日,記者參加了如新公司在北京市郊某酒店舉辦的“2014 NU SKIN星峰大會”。
在現場,記者發現,有來自太原、石家庄、天津等地的近2萬人齊聚,燈光閃爍,音響雷動。大會包含精英表彰、現場訪談等環節。被表彰的人依次走上講台,並大聲嘶吼帶領全場齊喊口號。台下近2萬人手持玩具手掌跟著鼓拍,氣氛狂熱。
對此,中國刑事警學院公安基礎調研部副主任康杰認為,熱烈的氣氛有極強的帶入感,尤其是通過表彰的方式在眾人面前塑造榜樣,被帶動的人會被“榜樣”的“成功”吸引。“在從眾心理和群體效應下,心理防線會逐漸被攻破。”
同時,據知情人士介紹,公司幾乎每天都有不同內容的聚會和培訓課程。重點是向成員們宣揚公司事業理念,要求成員們落實任務,包括“每天看書”、“聽碟”、“定期參加系統聚會,每會必到”、“每天講計劃”等內容。記者詢問內部初級經銷商,他們介紹“書”就是公司的宣傳材料,碟片就是演講錄音。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講師胡江認為,這種行為涉嫌精神控制,俗稱“洗腦”。通過實施洗腦,團隊成員會逐步改變乃至否定原有的自我意識和社會認知,接受組織者所宣傳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他特別強調,由於成員喪失了自我意識和社會認知,組織方聲稱的“自由選擇”只是逃避法律制裁的借口。
據康杰介紹,近幾年,由於跨地域、隱蔽性強、新媒體傳播手段等原因,類似利用集會、培訓進行“洗腦”的現象不斷增多,且屢禁不止。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康杰認為,這是因為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一些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扭曲的表現。
此外,據多年堅持反傳銷的李旭認為,如新公司的獎金制度包含層級提成、產品零售提成和額外獎金。其中,所謂的層級提成,指公司直銷成員可以獲得六代以內下線銷售額的提成,由此,公司的人員結構呈現金字塔式或梯形結構。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這樣的獎金制度和人員構成涉嫌組織傳銷。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15日 09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