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公共場所領導干部不能抽煙了——嚴令下,煙槍卡殼嗎

2014年01月09日09:06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嚴令下,煙槍卡殼嗎

核心提示:隨著中央日前出台“領導干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新規,各地公共場所能否驅散繚繞煙霧,讓空氣清朗起來?專家認為,此次中央新規抓住了“領導帶頭”這個關鍵,將在淨化公共環境、杜絕“公款買煙”、糾正干部不良習氣等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中央“禁煙令”頒布后,記者連續對省和杭州市機關單位進行暗訪,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粗看,大多數機關單位都稱得上禁煙典范:洗手間貼了醒目的禁煙標志,過道內設置了專門的吸煙區域,甚至連電梯口的垃圾桶,也找不到一個煙蒂,所有“吞雲吐霧”的工作人員均被“趕”到了吸煙室﹔可細查之后卻會發現,一些辦公區、辦公室,依舊是煙霧繚繞。

據調查,我國二手煙暴露率最嚴重的3個場所依次為:公共場所72%、家庭67.3%、工作場所63%,其中工作場所被多位專家認為是控煙難點。

截至目前,我國尚未出台一部全國性的控煙法規,僅有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相繼出台地方性控煙法規或政令。

暗訪:機關單位禁煙難

1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省直某機關單位辦公室副主任的辦公室。一進門,一股嗆人的煙味扑面而來,記者看到,桌上的煙灰缸插滿了“煙屁股”,其中一支還冒著煙。見記者來訪,這名干部很自然地遞上一支香煙。

“中央剛下發文件,領導干部帶頭禁煙啊……”在記者善意提醒下,他有點不好意思地收起了煙。

當日下午,記者又隨機走訪了杭州市政府12層,在一間敞開大門的辦公室,看到一名公務人員正旁若無人地坐在椅子上“吞雲吐霧”,而吸煙區就在離他辦公室不足20米的地方。

記者發現,吸煙的領導干部年齡普遍偏大。一家單位的職工說:“如果隻算男性領導,吸煙的比例超過70%。”

領導成“煙槍”,禁煙的事則難辦。在機關,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一位女性公務員向記者抱怨,有時單位開會,領導會問女職工是否可以吸煙,“總不能說不可以吧?顯得自己不近人情”。領導帶頭了,其他男同事也紛紛掏煙。她說,近兩年,在會議室吸煙的情況少了,但一些領導仍擁有“自留地”——在個人辦公室吸煙。職工們找領導,都會在其辦公室裡聞到煙味。“同事吸煙還可抗議一下,領導吸煙,誰敢說?”

從2010年3月起,杭州市正式施行《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並開展“百家無煙單位創建活動”。“我們所要求的無煙單位,是指除了專門設立的吸煙室外,其他地方都不能抽煙,就連廁所、走廊、過道等地方都不行。”杭州市衛生監督所所長蔣輝權說。

然而,在過去幾年的控煙執法中,衛生監督執法人員發現,某些機關單位因為領導干部本人吸煙,控煙工作就做得相對較差,同時也給監督執法人員的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實事求是地講,機關及事業單位是控煙工作的難點之一,尤其是一些獨立辦公室。”執法人員說,能有獨立辦公室的基本都是領導,看似在自己辦公室內吸煙不影響他人,但其負面的影響明顯,很多時候真是一“煙”難禁。

調查:光禁不罰是根源

最新出爐的杭州市衛生監督所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杭州共有746家單位因控煙工作不到位被責令整改﹔182家單位被處罰,其中警告115家,罰款67家,罰款金額累計5萬多元。而在這麼多被處罰單位中,僅有1家是機關事業單位,據說是某鄉鎮的一家下屬單位。

領導吸煙難處罰的確是個共性問題。武漢市曾發布《公共場所禁止吸煙規定》,明確了8類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對不執行規定的單位,可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但武漢市衛生局愛衛辦主任吳風波坦言,之后5年未開出一張罰單,“禁煙令”成為一紙空文。同樣,上海市控煙條例實施3年多來,沒有對機關及事業單位開出過一張罰單。

“機關單位隻有禁煙規定,沒有處罰措施,這是辦公場所抽煙屢禁不止的根源所在。”杭州網民“秋海棠”直言不諱。

事實上,禁令之下,不少“煙槍”干部也糾結得很。海鹽縣某鄉鎮“一把手”有著30年煙齡,有時一天就要抽兩包煙。這些天,抽煙不像過去那麼自在,“心裡難受,感覺度日如年”。他認為,辦公室屬不屬禁煙場所,要具體分析。若辦公室為一人使用,通風條件好,使用獨立空調,不影響他人,不必禁煙﹔若個人辦公室是封閉環境,採用中央空調,煙霧易通過中央空調傳播,就應納入禁煙范圍。

如何既合情合理,又有效落實針對黨政機關的“禁煙令”?近日,優數咨詢公司聯合媒體作了一份抽樣調查:72.3%的受訪者認為應“設立好的禁煙環境,多一些人性化舉措,如為吸煙者建立吸煙室”﹔66.6%的受訪者認為“禁煙更多還是靠自覺,應該加強監督”﹔61.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對違反規定者要有處罰措施”﹔44.6%的受訪者則表示“應該要明確領導干部由誰來監督和處罰”。

期待:變味人情何時了

根治公共場所吸煙,需要破除阻力。省紀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十年控煙推進難的背后,往往藏有公款買煙送煙、“三公”經費亂支出的黑手。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在杭州部分煙草專賣點,消費者購煙仍然可以像平時一樣,開具各種名頭的購煙發票。

“政府機關一般都有專門負責採購的部門,大多通過煙草公司內部渠道提貨,而且一些超過100元一盒的高檔香煙隻在少數‘特供點’售賣。”業內人士透露。

正所謂“喝好酒的不買酒,抽好煙的不買煙”。據介紹,高檔香煙由於容易變現,往往被用做“送禮佳品”,主要在官員、企業老板中流通。而長期穩定的客戶並不會在“特供點”和零售店購買,而是通過內部渠道提貨。記者從紀檢監察部門了解到,早些年因受賄被查處的義烏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龔義,在其收受的贓物中就有大量煙票。

眼下,隨著中央禁煙令的出台,這些多年形成的干部不良習氣,有望逐步得到糾正。有專家認為,從大吃大喝、名酒、購物卡、月餅到賀卡,干部作風問題一點一滴得到淨化。在我國尚未專門控煙禁煙立法的背景下,通過自上而下的行政示范,倒逼一些領導干部與“煙草人情”“權力煙癮”絕緣,干淨做官,干淨做人。

“說得多不如做得好。”不少基層公務員向記者建議,應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實施細則並嚴格執行,切實發揮好群眾的監督作用,真正迎來風清氣正、廉潔陽光的社會環境。(余勤)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