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95歲老太每天“跑”5公裡

2014年01月07日08:42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95歲老太每天“跑”5公裡

如皋市政府在申報長壽之鄉階段曾舉辦一次“太平盛世萬歲宴”,出席宴會的105位百歲老人年齡加起來超過了10600歲,這是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每天“跑”5公裡的95歲老太施秀英。

編者按:如皋如歌,長壽常來!這是被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科學認証委員會評為世界六大長壽鄉之一的如皋用來自我宣傳的廣告語。當前如皋百歲老人高達263人,總數位居全國縣(市)之首,百歲以上老人佔總人口比例達萬分之1.4,是國際長壽之鄉標准的2倍,90歲以上老人8500多人,80歲以上老人56000多人。專家考察、調研后,得出如皋人的長壽秘訣有水土好、飲食佳、愛好運動等6大因素。如皋目前經常有組織地參加健身的老年人達27.7萬,活動參與率達78.8%。揚子晚報記者將從“生命在於運動”的角度,帶您探秘如皋人的長壽“仙方”。

筆者接到這個採訪任務有點突然,因為“健身”版塊原本不屬於我的“條口”,領導可能鑒於我是如皋人的原因,才特地讓我回鄉“調研”。去如皋的路上,同行的省體育局官員告訴筆者,這次我們將要採訪幾個“奇人”,首當其沖的就是95歲的施秀英——一個據說現在還能堅持每天“跑”5公裡的神奇老太。

抱著類似“畝產三萬斤”的疑惑,筆者回到了生我養我的故鄉,開始了一段平凡中孕育著神奇的探訪經歷。

95歲老太蹬三輪車來參加座談

脫掉羽絨服“指點江山”

在如皋市體育局和老年體協的協調、組織下,17位老人聚集到如皋市全民健身中心5樓的會議室內,暢談、介紹各自的健身經驗。讓記者有些失望的是,在座的雖然也有一位95歲的老壽星孫桂榮(男),但期待中的神奇老太施秀英,卻不見蹤跡。

“難不成是傳說有些夸張,老太太露怯了,不敢來?或者在路上摔著、碰著了?千萬不要讓好事變成壞事呀!”記者心裡正胡思亂想呢。會議室的門突然被人推開,一個身高不足1米65,穿著紅色羽絨服、頭戴絨線帽、胸前挂著一副老花鏡的老太,邁步走了進來。

“我騎車子(三輪)兜了好幾個地方,才找到這裡,你們事先沒講清楚,讓我這通忙活。”老太洪亮的嗓門將一位老爺子的發言打斷了,但在座的沒人生氣,包括老年體協主席汪如一在內,都眾星捧月般地迎上去,將老太讓進了座位。身旁的如皋市體育局花主任小聲告訴記者,“這就是施老太,來了!”

座談會照常進行,連著有幾位老人家侃侃而談。不曾想,姍姍來遲的施老太,一直等不到發言的機會,惱了。不顧身旁正在發言的董老太(82歲),施秀英老太太一邊脫下身上的羽絨服(老太太的帽子進門就摘了,房間內溫度並不高,記者一直穿著羽絨服在旁做記錄),一邊筋暴暴(如皋方言,形容言語激動)地勸董老太:“妹子,我來半天了,你讓我也說會兒,我來介紹點運動健身的經驗。”

施老太主動請纓,在座的老人家,還都要給幾分面子。記者趕忙打開攝像頭,“瞄准”了“脫衣上陣”的施老太。“我的健身經驗,總結起來就兩個字——堅持!沒有什麼訣竅,就是要天天練,無論刮風下雨,我從來沒有一天放棄過跑步,哪怕正月初一,我也沒歇過。一天不跑,我就渾身沒勁,像沒魂兒似的。”稍作停頓,施老太也承認,“不服老不行,現在讓我像過去那樣一天跑10幾公裡是不可能了,但我可以憑良心說,我現在每天都要跑1個多小時,差不多10裡路吧。”

說完,施老太竟然在尚算寬敞的會議室內,示范性地跑了起來。其步履之輕盈(比正常人的快步走要快,絕對屬於跑動),讓記者吃了一驚。聽到記者連聲勸施老太停下來,一旁的如皋市體育局花主任讓記者不要擔心,“這對她來說是小菜一碟,不要擔心,她每天早晨跑步,下午還要蹬三輪車繞如城(如皋縣城)轉悠,要不然你以為我們放心她一個人過來?”

示范過后,越說越來勁的施老太,竟然高聲喊起了“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口號,隨后,她還用洪亮的嗓音唱起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引來大家的會心大笑。

戰勝病魔!賽場奪金!

施老太科學鍛煉屢書傳奇

談興甚濃的施秀英老太太,並沒有在歌聲中結束她的高談闊論。情緒稍稍平復后,施老太將她的傳奇人生總結為3個詞——信心、恆心和愛心。

這3個詞,聽起來有點空泛,但如果你了解過施老太的人生傳奇,就不難將這3個詞“對號入座”,找到相應的落腳點。

在病魔的重壓下,施秀英從未喪失“活下去”的信心。施秀英19歲時開始開鞋店做生意,修了一輩子鞋。1976年,時年58歲的施秀英,因勞累過度,被確診為肺癌,在上海動手術時,施秀英被切去一部分肺葉、拿掉兩根肋骨。醫生對她說,適當的體育鍛煉,還可生存3-5年。被醫生判了死刑的施秀英,並沒有喪失活下去的信心,誰也沒想到這位暗自思量“回去以后要長跑鍛煉,和死神掰掰手腕”的生命垂危者,就此正式拉開了傳奇的序幕。

面對施秀英的恆心,死神望而卻步。從上海回來后,施秀英便開始了她長達30多年的長跑運動。每天清晨,她總是雷打不動4點准時起床,繞城跑10幾公裡(80歲以后,逐年遞減)。為增大肺活量,她會邊跑邊大聲叫喊:“一、二、三、四。”長跑結束后,她再到體育場鍛煉:每天翻單杠做10次倒立;做15個“俯臥撐”,且胸部不著地;再做20個“引體向上”,且下巴必過鐵杠。時至今日,施老太還會天天拉韌帶,進行踢腿、蹬地等練習。甚至於,據說她有時還會上單杠玩點“高難度”動作(考慮到天氣和老人的身體原因,記者沒有要求施老太現場演示)。

長期不懈、持之以恆的體育鍛煉,使施秀英的體質日益增強。她不僅遠遠超出了醫生判定的“存活時間”,還老有所為,在賽場上爭金奪銀(1999年的第二屆全國老將田徑運動會暨國際邀請賽上,時年81歲的施秀英作為女子組參賽年齡最大的隊員,以10分02秒、37分48秒的佳績分別奪得1500米、5000米兩個項目的金牌)。

對子女的愛心,激勵施秀英更久地跑下去。施秀英茹苦含辛將5個子女拉扯成人,子女們對她也很孝順和尊敬。可在子女們的心目中,母親是個“怪人”:總是堅持一個人居住生活。施秀英說:“一個人自在,我不煩人,人不煩我!”實際上,座談會上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展露了施秀英對子女的濃濃愛心,“老人的健康就是子女的幸福,為了不讓他們煩神,我也要一直跑下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