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對黨員搞民主評議,大多是表揚多於批評,現在有了硬杠杠,不合格一定會評出來。”近日,慈利縣金坪鄉一名因長期不參加組織活動的被警示黨員表示,一定認真整改,做一名合格黨員。這是慈利縣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的一個縮影。
為了提高黨員的整體素質,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該縣縣委決定在全縣開展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印發了《慈利縣不合格黨員處置辦法》,明確了不合格黨員的具體表現,為全縣3萬多名黨員劃定了8條“紅線”,即:理想信念動搖、宗旨觀念淡薄、黨性覺悟差、組織紀律渙散、道德行為扭曲、廉潔自律鬆懈、工作作風飄浮、服務意識不強等方面,再對這些內容細化出47種具體情形。黨組織要對民主評議中評定的不合格黨員,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綜合分析黨員存在問題的性質、程度、發生原因及本人的認識態度。對已認定的不合格黨員,區別不同情況,作出限期改正、勸其退黨、除名等組織處置。
今年上半年,該縣在陽和土家族鄉和金坪鄉開展試點工作,受到了黨員群眾普遍歡迎。目前,該縣已在全縣各基層黨組織中全面開展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並探索建立處置不合格黨員的平時監測、民主評議、處置審核、跟蹤幫教制度,疏通了不合格黨員的“出口”,敲響了后進黨員的“警鐘”。(記者 尹超 通訊員 黎小湘 卓鋒)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