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少華 張意軒
2013年11月14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顛覆 融合 重構
對接傳統行業擁抱廣闊機會
在自身不斷延伸的同時,互聯網也正在呈現出對傳統行業的侵蝕力。
“今天整個互聯網是在從一個行業變成一個產業,從垂直變成水平,對於所有的非互聯網行業都在進行滲透和改造、重新定義。”UC優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永福如是表示。
金融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在今年備受關注。隨著國家金融改革創新的持續推進,金融業正在呈現出“互聯網化”的趨勢:阿裡巴巴聯合天弘基金推出理財產品余額寶,光大銀行入駐支付寶錢包“開店”,微博、微信都開啟了移動支付功能,網絡貸款也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當然,一批P2P網站貸款平台在近期的集中倒閉,也提醒著人們還需注意創新的風險。
零售業更是被互聯網重新定義。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全天交易額達350.19億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購節”,讓傳統的線下零售商被迫應戰,迅速參與其中,被奇虎公司董事長周鴻祎形容為“努力地重塑自己的互聯網基因”。
今年激烈的“客廳爭奪戰”,則讓電視產業的未來面對著多種可能性。
一大批互聯網企業的加入,使得電視價格出現了“跳水”。讓傳統電視企業更受挑戰的是,這些網絡電視的功能已不局限於傳統的電視功能,而是整合了娛樂、消費等多重功能,網絡功能也順理成章地成了電視的標配。微信也參與了進來,通過登陸微信來完成一系列操作,將手機變成未來的遙控器,成為未來客廳的“統治者”,已經在“未來電視”和微信的合作中初具模樣。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看電視也將成為移動社交網絡的一部分。
面對互聯網的挑戰,傳統行業如何進行轉型?
“傳統企業必須要理解互聯網經濟與傳統經濟的不同之處。”周鴻祎直言,“如果以傳統經濟思維進入到互聯網裡去競爭,那無異於鯊魚爬到陸地上去跟豹子搏斗,肯定是要輸的。”
而在馬化騰看來,傳統行業在細分領域力量仍然很強大,“互聯網仍是一個工具,但會衍生出很多新的機會”。時下流行的O2O模式,就是這樣的新機會。以騰訊為例,其旗下的財付通選擇與新世界百貨合作,推出“微樂付”聯名卡,用戶隻需在微信中設置即可完成開卡,而購物時也不用攜帶卡片,隻要打開虛擬條形二維碼界面,讓收銀員掃描即可。用戶也可以在微信中查看優惠信息和優惠禮券等。
“大眾點評”則試圖在這種模式中挖掘餐飲業的可能性,發力餐廳在線預訂服務。據其統計顯示,75%的預訂用戶會首選在線預訂,現在日均訂單突破5000單,遠高於傳統電話預訂的1000單。
不過,在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看來,這還僅是開始。“當我們能夠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能力去提升中國的線下產業和傳統產業的時候,就會發現這裡的潛力非常大,可能比在全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李彥宏分析表示,美國線下產業、傳統產業非常發達和成熟,已具有相當的競爭力﹔而中國的線下產業起步較晚,一直在比較低層次的水平上發展。因此,中國線下沒有做的事情,利用互聯網可以做得更好。
“這樣的后發優勢是上天賜給中國互聯網從業者的機會,也是那些在傳統產業中有夢想、願意擁抱互聯網的從業人員的機會。”李彥宏說。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