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斌的人生信條是三句話: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用權,扎扎實實做事。凡是了解他的人,對於他對黨和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於他在工作中堅定的原則性,都印象深刻。
擰緊干部工作“安全閥”
郭宏斌是延安市目前任職時間最長的縣區監察局長。當年到紀委工作后,為找准工作切入點,他一頭扎在基層搞調研,逐步修訂完善了黃龍縣紀委、監察局十多項規章制度,並提請縣委、縣政府制定出台了干部管理、退耕還林、移民搬遷、學校收費以及村務政務公開等多項工作的監督辦法。在治理特權作風、推進創先爭優活動中,他還牽頭制定出台了《黃龍縣公用車輛管理辦法》,要求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與紀委簽訂不違規駕駛公車承諾書,並附有家屬親筆簽字。他堅持推進干部“問責、問廉、問效”、“述職、述廉、述效”等工作,從而使紀檢監察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為廣大干部擰緊了“安全閥”。
重任在肩頭,職責在胸中。郭宏斌經常告誡身邊人員:“作為紀檢干部,廉潔不僅是一種品德,而且是一種重要能力,就是‘管住自己’的自制能力,有了這種能力,才是一個合格的紀檢干部。”
據不完全統計,郭宏斌擔任縣紀委副書記、監察局長十余年間,全縣的干部職工違法違紀案件發案率始終保持在延安全市最低。
案子要一查到底,辦成鐵案
辦案,是紀檢監察干部的一項重要職責。辦起案來,郭宏斌既當運籌帷幄的指揮員,又當沖鋒在前的戰斗員,事無巨細,都要負責到底。
2003年,縣紀委、監察局接到群眾舉報:有關部門出具虛假手續使某單位職工謝某超生。郭宏斌立即帶人著手調查。有人勸:黃龍縣縣小人少、低頭不見抬頭見,人際關系錯綜交織,凡超生的干部,都有點背景,你就敢摸這老虎的屁股?郭宏斌嚴詞以對:“不管他們的背景有多硬,困難有多大,我都要查個清楚,給群眾一個交代。”謝某聞風后,趕快托人向他說情、送禮,他不為所動。由於案件追溯到兩年前,涉及的6名人員有的已調動或升遷,阻力非常大,為了防止串供,他組織連夜出擊,在陡峭山路徒步數公裡調查取証,連續作戰30多個小時,終於查清了謝某弄虛作假搞超生的問題,使6名違反政策的干部職工受到了黨紀政紀處分。
近年來,郭宏斌親自辦理的案子有30多件,處理、處分干部職工20余人,這些案件沒有一件出現差錯,件件都辦成了鐵案。
黃龍是聞名的“中國核桃之鄉”,盛產核桃、花椒和野生山菌,公路上的大貨車絡繹不絕,但公路“三亂”卻讓群眾非常痛恨。郭宏斌安排紀檢監察干部明查暗訪,調查取証,先后對6名人員進行了重處,在年度黨風廉政責任制考核時,毫不客氣地將縣公安局、交通局列為倒數第一名,予以一票否決,剎住了歪風。
延安市有規定:凡是重大項目建設,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提前介入。縣液化氣站、晟龍賓館等招商引資項目在建過程中,供水、供電等一些相關單位扯皮。郭宏斌又當監督員,又當協調員,竭盡全力使各種難題及時化解。
病重,抵不住對工作的心重
長期緊張的工作中,郭宏斌患上了嚴重Ⅱ型糖尿病,引發腎病(晚期)、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多種嚴重疾病。但他繼續堅持工作,平時也總是藥不離身。病情發作時,他常常渾身發軟,臉上汗珠滾落,但他並不放下手頭的工作,而是趕緊吃點東西,口裡噙上塊水果糖,然后又開始忙碌。同事們勸他休息,他總是笑笑說:“沒事,注意力一轉移,就把病岔開了……”
郭宏斌每周要到鄰近縣城做二至三次血液透析,每月要到距縣城近200公裡的渭南市做一次血液過濾,降壓的、降糖的、治貧血的、促紅素、鈣片等藥物藥不離口。而家裡,郭宏斌84歲的老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因他得病隻得送回農村由大哥照顧。除過幾件陳舊的家具,他家擺放最多的就是藥盒和各種檢查器械。為了減少開支,治病的一些必要檢查他也是能不查就不查,醫院打一次吊針8元,為省這幾元錢,這項“業務”就交給了妻子。家人穿的衣服,雖然整潔得讓人起敬,但質料卻掩飾不住一種寒傖。
即使如此,每次面對涉案者的請托和賄金他都斷然拒絕,從未喪失一個紀檢監察干部的操守和職責,也從未因種種威脅、恐嚇而不為,而喪威。他說:“我心裡有一把尺子,隻有心裡踏實,活得充實,才對得起組織的信任和照顧。”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