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文鵑 譚 辛
“雙11”熱熱鬧鬧地過去了,大幅上升的成交額令行業企業震撼和欣喜,電商的發展趨勢更加清晰。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的這一年,隨著我國互聯網普及率迫近50%,電子商務、光纖入戶以及移動終端等局部領域表現都十分搶眼,不僅自身實現了高增長,而且對相關領域產生了很強的輻射作用,推動著整個互聯網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電商促進消費模式變遷
隨著電子商務逐步成熟,其帶來的渠道效率革命和價格革命將從更深層次上影響實體經濟和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比拼效率和性價比的時代來臨
一年一度的“雙11”剛剛過去,僅天貓和淘寶成交額就突破350億元,巨大的購買力、火熱的網購消費熱情被人們津津樂道。對於我國電子商務來說,“雙11”並不僅僅意味著成功地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消費時點或者線下渠道難以想象的銷售數據,它更預示著大眾消費模式的變遷。阿裡巴巴方面預計,淘寶網今年全年的銷售額佔中國整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會超過10%。
在營收數據突飛猛進的同時,記者在對電商採訪過程中發現,經過多年沉澱,電商企業單純拼價格的越來越少,紛紛開始把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作為持續吸引客戶的“法寶”。
化妝品垂直銷售電商聚美優品的高級副總裁劉惠普告訴記者,消費者對假冒偽劣商品的擔憂,對化妝品電商來說是個致命的瓶頸。“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今年8月我們聯合中國質量萬裡行和眾多化妝品牌商成立了中國化妝品真品聯盟,建立了真品防偽碼體系。推出至今,已經累計銷售了貼有防偽碼產品1200萬件,取得了11億元銷售額以及‘零投訴’的好成績。”劉惠普坦言,和品牌商、經銷商談判的過程很辛苦,成本很高,但公司絕不會放棄。“我們認識到,在電商行業整體面臨轉型的今天,隻有順應我國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才有可能在激烈競爭環境下求得生存。”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電商迅猛發展的勢頭,工信部、稅務總局、國務院辦公廳等先后發布《關於推進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加快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文件,對配套環節建設給予指導性意見。
一年來,隨著政策逐步落實,物流、支付、寬帶網絡建設都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嚴格的牌照發放,有序的兼並重組,合理的競爭創新都為進一步引導我國電子商務規范性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國電子商務逐步成熟,其帶來的渠道效率革命和價格革命將從更深層次上影響實體經濟和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比拼效率和性價比的時代來臨。
寬帶提速培育新興業態
上網費用的降低,將進一步促進寬帶應用模式的創新,培育新市場新業態,加快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10月23日,住在湖北省武漢市興業路七星香山花園的陳剛,家裡裝上了湖北電信100M(兆)光纖寬帶網絡。剛剛裝上寬帶的陳剛馬上就看上了IPTV,並用手機客戶端選擇電影,電影隨后在電視上實時播放出來。他說:“100M寬帶真的是一點都不卡。”據了解,湖北省武漢全市光纖寬帶(FTTH)覆蓋小區比例高達70%以上,農村地區實現了寬帶全覆蓋和行政村光纜通達率100%。
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4M以上寬帶接入用戶佔寬帶用戶總數的比重達到75.4%,光纖接入FTTH用戶總數達到3519.1萬戶。同時,農村地區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645.7萬戶,農村地區寬帶業務快速發展,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特別是2013年8月17日,國務院發布《“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寬帶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各基礎電信企業繼續加快寬帶提速升級,大規模開展光進銅退,實現光纖入戶。數據顯示,至今年9月,我國互聯網寬帶接入達1.86億戶。
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隨著網速提升,光纖成本降低,上網費用將更加便宜,這將進一步促進寬帶應用模式的創新,培育新市場新業態,加快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網絡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以網絡視頻為例,今年從優酷土豆合並,到百度收購PPS視頻業務,再到現在的蘇寧入股PPTV聚力,整個行業正迎來發展的春天。樂視網董事長、CEO賈躍亭信心滿滿地說,“隨著光纖網絡的普及和應用程序商店模式的成熟,電視將成為家庭的計算中心和家庭互聯網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電視行業的變革大潮中,互聯網模式企業將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主任史煒表示,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邊遠農村地區消費者和低收入消費者也可以享受到寬帶服務。根據戰略規劃,到2015年,初步建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和4M。
移動互聯網迎跨界機遇
互聯網技術與手機等移動終端融合開拓了新的業務領域,通過新興技術的應用,傳統互聯網企業開辟出廣闊的發展道路
今年,我國電信改革也邁開步伐,正式引入虛擬運營商,民營企業可以通過租用基礎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向消費者提供基礎電信服務。工信部出台《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征求意見稿后,已經有14家企業通過了聯通的審核,17家通過中國電信的審核,其中互聯網企業佔大多數。
業界普遍認為互聯網企業申請虛擬運營商獲利空間有限,但看好其借助牌照業務布局移動終端的戰略意義。伴隨著流量從電腦端向移動端的轉移,互聯網企業在移動互聯網上的競爭日益激烈。互聯網巨頭騰訊發力微信、阿裡投資高德都曾轟動業界,而搜狐、1號店、京東等傳統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推出移動應用。
騰訊CEO馬化騰的“船票說”在互聯網圈內留傳很廣:“現在我們還不能說拿到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頂多是個站票,能不能坐到終點還不知道。”企業的謹小慎微不無道理,直接顯示了移動端市場的重要性。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8.2億戶,用戶月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突破130M。
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離不開國家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序地推進。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其中特別提到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信息網絡技術廣泛運用。在政策推動下,今年前3季度我國3G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飛速提升至3.68億戶,3G上網用戶的規模不斷擴大,達到2.75億戶,對3G用戶的滲透率達到74.8%。4G牌照也預計年底能夠發放。
更令人欣喜的是,當互聯網技術與手機等移動終端融合時也打開了新的可開拓領域。除了進入電信行業,開展虛擬運營商業務以外,通過LBS(基於位置服務)、二維碼、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提供本地生活服務,借助三網融合生產跨屏產品等都將為傳統互聯網企業開辟更加廣闊的發展道路。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