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先東 通訊員 攝
羅先東:把改善民生作為全市工作基本取向和目標考核重要內容,不爭論、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深秋時節,金橘飄香。近日,津市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先東接受記者採訪。談及民生問題時,他說:“我們把改善民生作為全市工作基本取向和目標考核重要內容,堅持不爭論、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市政府常務會大多圍繞城鄉道路建設、街巷整治、群眾就業、城鄉低保、征地拆遷等問題,來研究、來決策、來推進,使民生成為檢驗工作實效的‘試金石’。”
羅先東說,快速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去年,津市GDP、財政總收入分別達到87.1億元、5.1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9498元、8170元,均較5年前實現了翻番。
針對當前面臨的就業壓力,津市積極引導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新增就業崗位4000多個。市工業集中區內聚集中小民營企業80余家,安置農村勞動力6000多人。同時,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高標准建成靈泉、渡口示范片和一批示范點。大力實施“水源淨化、田園潔化、家園美化”工程,開展“十萬喬木綠津城”活動等,改善城鄉居民生活環境。
“下一步,我們要努力鞏固和擴大民生普惠面。”羅先東介紹,一是對上級惠民政策不打折扣落實好,對本級配套資金按最高標准安排到位。二是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確保教育等投入,近3年城鄉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共投入4.3億多元﹔加強醫療衛生等服務,大力推行“089”補償模式(門診住院零起付線、門診報銷80%、住院報銷90%),全市農民參合率已達100%﹔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工傷、失業保險覆蓋全市所有用人單位。三是對民生設施和項目的規劃和建設,堅持長期考慮和短期目標相結合,邊建邊養,建管並重,確保每個民生項目經得起時間和群眾的檢驗,發揮出最大效益。(記者 周勇軍 張晶 通訊員 鐘柯)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