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購買商品房,往往不知今后自家房屋受外界噪聲污染的情況如何。現在好了,開發商主動提供,我們一查便知,大大方便了購房。”11月8日,在冉家壩兩江春城樓盤看房的劉女士,看到售樓大廳入口處展示牌上顯示的4個區域房屋受外界影響夜間存在的噪音超標時,十分感慨。
噪聲知情權不對等情況的改善,得益於《重慶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的實施。該辦法規定:從今年5月1日起開始銷售商品房的開發商,必須在顯著位置公示其商品住宅受外界噪聲污染情況,使購房者心中有數。
讓開發商主動亮丑 購房者明白購房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環保局針對當前環保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和困難壓力,集中一周時間,由局領導分頭帶隊深入一線聽取意見建議,加強工作指導和協調,從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效能、辦好環保領域民生實事、維護人民群眾環境權益、加強基層環保能力建設、優化基層考核、強化“三公”經費管理、優化政務服務、強化環保橫向聯動工作機制、加強制度建設等10個方面入手,不斷強化整改落實,將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
強制開發商公示受外界噪聲污染情況,受到了很多市民的歡迎。“讓開發商主動亮丑,購房者心裡反而有底。而開發商方面也對這項措施表示接受。”兩江春城行政辦公室副主任余春莉認為,公示噪聲部分超標表面上是自爆家丑,但把實情提前告知購房者,能夠免除不少后期糾紛。
市環保局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從今年5月1日起開始銷售的商品房,必須在顯著位置公示受外界噪聲污染情況,如購房市民沒有看到,有權要求開發商提供。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未按規定進行公示的開發商,應責令改正。
推動環保管理向鄉鎮(街道)延伸
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市環保局針對農村環保監管能力薄弱問題,推動鄉鎮環保機構人員隊伍建設,推進環保管理向鄉鎮(街道)延伸。目前,全市12個區縣已落實了鄉鎮(街道)環保機構和人員,力爭到明年底實現全市全覆蓋。
在加強基層環境監測方面,市環保局目前正開展區縣40個環境空氣自動站新增項目監測能力建設及化工園區空氣自動站建設,完善環境監察應急指揮系統、環境污染投訴受理及處理系統、環境監察執法管理系統、排污收費管理系統、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等5大應用體系。
為強化大氣、水體污染聯防聯控,目前,我市已經與其他3個直轄市建立了定期會談工作機制,與成都市環保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四川臨近地區簽訂了流域環境污染及突發事件框架協議,與周邊省份環保部門建立了環境應急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環保橫向聯動工作機制。(記者 顏若雯)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