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瞭望》新聞周刊: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創中國道路新境界

記者 王健君
2013年11月11日13:56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創中國道路新境界

“制度自信”聚集共識時刻

“‘五位一體’的制度建設,是十八大賦予中國共產黨新的歷史使命,也是十八大有別於改革開放過去三十年的新的歷史特征。”胡應南認為,“制度建設”將成為此次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主題詞。而這也是10月29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深意所在。

就執政黨而言,新中國創建三十年,改革開放三十年,兩次國家建設轉型中產生的眾多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已經到了國家治理全面總結形成完備制度的奠基時刻。

應該說,新中國成立64年來,中國社會主義的國家基本制度是完備的,也因此才保障了今日中國能夠取得如此偉大成就。但是,不能不承認,在一些具體領域中,一是仍存在不完善之處;二是制度之間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很不夠;三是制度的執行缺乏健全的監督制約機制,也即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突出。可以說,這三方面已經成為當前執政黨完成兩個百年歷史目標的最大的制度性障礙。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胡應南認為,推進“五位一體”的制度建設就是要回答全球生態文明時代的發展要求,“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由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時代,經過科學發展,在向現代文明的制度時代全面發展轉變的標志,也是十八大劃時代意義所在。”

具體講,“沒有‘五位一體’的現代文明制度的保障,反腐敗的措施到不了位,人民民主的權力到不了位,經濟公平競爭的政策到不了位。而任何一個社會,制度缺位的發展是沒有‘剎車’的發展,缺位的經濟是短板經濟,缺位的社會結構是短板的社會結構。‘五位一體’的制度建設,其實就是制度的補位建設,為發展裝上控制協調系統的安全建設。”

就勞動者而言,如何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讓國家發展和改革開放帶來的財富和紅利,制度化地分享於普通勞動者尤其是包括農民工在內的低收入群體,正在成為中國長治久安的執政基礎。

近期,本刊記者在基層調研農民工生活現狀時了解到,農民工群體對通過技術、管理和資本獲得更多收入並不反對,而且競相積極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以期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現狀,但他們對自己多年付出辛勤勞動卻難以獲得有尊嚴的經濟收入和社會保障而無法釋懷。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接受本刊記者採訪中認為,這集中反映出,亟待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用制度提高和保障中低收入者獲得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財富積累相匹配的勞動所得和改革成果分享。

“收入分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一項帶有根本性、基礎性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石。”如今年2月國務院批轉《關於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所言,下一步“要繼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維護勞動收入的主體地位,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縮小收入分配差距,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在不斷創造社會財富、增強綜合國力的同時,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有產者而言,如何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健全執行有力的合法資產和財產性收入的制度保護,是能否將廣大新興階層等更多國家建設力量聚集起來,共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

十八大以來,國內民營企業家一度對發展前景的認識產生了分歧甚至混亂。事實上,十八大剛結束,新的領導集體就已反復強調和闡釋,“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初級階段”是“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初級階段“發展是第一要務”等等。這意味著,要完成“兩個百年”的歷史承諾,必須要團結盡可能多的力量,包括佔GDP比重已超六成的民營經濟。這是有理性、有胸懷、有自信的執政黨的必然選擇。

10月29日,習近平就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採訪中,作為改革開放35年的見証者、也是受益者,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告訴本刊記者,聽后感到“十分振奮”。

現在,本刊付印之時,距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歷史時刻僅僅幾個小時了。此刻,我們想到的是1980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衡量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三條標准:

“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並且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秀的人才……所以,黨和國家的各種制度究竟好不好,完善不完善,必須用是否有利於實現這三條來檢驗。”他非常自信地講:“到那個時候(指中國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們就可以真正用事實理直氣壯地說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了。”

現在,小平的歷史囑托落在了每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的身上,留給我們的時間隻有26年。

(責編:王金雪、常雪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