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創中國道路新境界
開創人類發展新道路
從國家建設角度看,此次以“五位一體”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為重心的新變革,是中國能否規避和擺脫西方發達國家曾走過的資源消耗型發展道路,而走出一條綠色、友好、人與自然和諧共進的發展道路,以及中國現代化能否跳出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躍遷過程中“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關鍵之舉。
“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產生,外因是經濟不自主,表現為產業和金融的不自主,乃至政治上的不自主;內因是分配不公平,這是資本主義制度無法逾越的內生性障礙。
社會主義中國有信心跨越這個陷阱。正在將佔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送入工業社會,這是現代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偉大故事。下一步,還要建設一個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為綠色、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現代經濟體系。
我們還要擺脫西方掠奪發展的歷史原罪,創建互利共生的世界經濟新模式;打破西方對非西方體系的經濟壟斷,使現代工業文明成果服務於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讓人類平等、自由地共享文明的進步。
剛剛過去的10月份,我國中東部霧霾呈現高發態勢,也使得今年我國平均霧霾日數為52年來最多。“相當長一個時期以來,資源消耗型經濟和環境破壞性生產導致的霧霾天氣,說明與經濟發展相匹配的各項制度建設沒有到位。”北京大學國家軟實力研究院研究員胡應南向本刊記者警示說,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難以支撐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的發展已經不允許‘五位一體’的社會制度建設再滯后了。”
胡鞍鋼將新一輪“五位一體”的制度改革稱為2.0版本的改革,它以“共同富裕”為主題,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維護社會公平”為基本原則,使改革開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他認為,這個全新改革版本同時追求三大目標和進行三大改革:
一是追求經濟更有效率,繼續推進競爭改革。今后,提高經濟效率、提高國際競爭力仍然是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建設公平、公正、公開競爭的全國或區域統一市場體系,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是追求經濟更加公平,需要實行公平改革。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為全體勞動者提供機會均等、充分就業的社會服務,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促進農民、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收入較快增長的長效機制。
三是追求經濟更可持續發展,需要創新綠色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在他看來,2.0改革版本將產生三大效益和紅利:經濟效益和紅利,社會效益和紅利,生態效益和紅利。最重要的是,如果此舉成功,中國不但將擺脫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進程中“資源消耗型經濟”和“環境污染性發展”的破壞性發展道路,而且將跳出因不能實現更多發展成果共享於最廣大勞動群眾而導致社會“翻車”的“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中國的情況是,一旦制定了目標,它就會信守承諾,直至最后完成目標。而在我們的政治文化裡,確定目標有時就是表達一種大體上的願望而已。”兩年前的2011年3月底,面對中國制定的雄心勃勃的減排計劃,前英國首相布萊爾曾感慨地評價說,“中國制定的目標非常具有挑戰性,絕非輕而易舉就可完成。但是,中國是個‘言必行’的國家。”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一周的11月2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21世紀理事會北京會議外方代表時語氣堅定地說,“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因素很充分。我們對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抱有信心。中國不會落入所謂中等收入國家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