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做好提升國家工程准備 十八屆三中全會顯真招

2013年10月09日09:56   來源:中國僑網

原標題:中國做好提升國家工程准備 十八屆三中全會顯真招

資料圖:11月15日,新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圖為習近平、李克強向記者揮手致意。中新社發 廖攀 攝

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即,境外華文媒體指出,中國大力進行反貪腐和提倡新一輪的產業改革,就是要做好提升國家系統工程的准備。將於今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中國未來十年定調,成為投向市場的最大一顆石子,這是中國摸著石頭過河的一次重要革新。

香港新聞網援引《紫荊雜志》分析指出,世界目光之所以會聚焦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這是因為從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看,中共逐漸形成在三中全會上做出重大改革決策的傳統。

香港《文匯報》8日報道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峰會上提到,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面臨難啃的硬骨頭。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表示,習近平講話有的放矢,透露出新三中全會改革路線圖。如今改革內在邏輯發生重要改變,從以往的經濟改革倒逼其它改革開始,發展為政治、行政改革推進經濟改革,“習近平的講話是按照新三中全會的布局來講,體現了胸有成竹的改革決心。”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中國30多年的改革成就正處於被消耗期,中國經濟結構需要重新調整以煥發活力,習主席所表達的決心和信心正是基於此。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指出,將於今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中國未來十年定調,成為投向市場的最大一顆石子。

文章說,改革是最大共識,十一屆三中全會摸著石頭過河,最大限制地激發出中國市場活力。即將在十一月份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被普遍認為是改革的深入,人們希望此次全會能夠展現改革的勇氣與智慧。這次會議的展示的是尊重市場、設立邊界、建立信用、平等博弈。

香港《星島日報》指出,自去年中共十八大一年來,以反腐、節約、整風為核心的“習近平政治學”,和以調結構、促改革、城鎮化為重點的“李克強經濟學”,互相呼應。有學者認為,隻有政治和經濟制度改革,齊頭並進,方能有效清除阻礙改革的不利因素,收獲改革的最大紅利。

做好提升國家系統工程的准備

香港《星島日報》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強調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預期目標之內,沒發生什麼意外。雖然現時進行的結構調整,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但改革必須堅持,一鼓作氣。其實,習近平在上任至今,大力進行反貪腐和提倡新一輪的產業改革,就是做好提升國家系統工程的准備。

文章說,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下月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前,表明對前景有充分信心。雖然他上任至今未足一年,但已全力在政治和經濟層面,鋪開提升發展的奠基工作。

文章指出,中國新一屆政府上場后,政治社會層面最大的動作,是高調提倡反貪腐。習近平要求廉潔是全面性的,在各級層面針對豪奢之風,限制公費支銷、大吃大喝和送禮文化。打大老虎方面,十八大后落馬的高官數量大、級別高。

文章說,貪污腐化既蠶食施政的有效性,同時惹起民眾的強烈不滿,這正是習近平口中所說“亡黨亡國”之憂的根源。一輪雷厲風行的肅貪行動,從意識到實際上都產生正本清源的指導作用。

美國《世界日報》社論文章說,習近平親自在“京畿重鎮”河北,連續四個下午聆聽省委常委“互相照鏡子”,可謂用心良苦。其他常委也將在其余省份“監軍”,形成整風新模式。

《紫荊雜志》文章說,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習近平、李克強等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國內外密集發表關於深化改革的想法與觀點。此外,今年以來推出的防腐敗、整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一系列政策,都直指新一輪改革開放。

經濟改革方面

《星島日報》稱,在整頓黨風政風的同時,新政府在經濟上同樣有不少舉措,最搶眼球的當然是新成立的上海自由貿易區。新措施在區內提出不同領域的改革,包括在金融和貨幣管理的范疇,開展了改革在深水區的多項突破性試驗。過去數十年經驗說明,發展到了若干時候就會面對增長瓶頸,必需要以新的改革來尋求突破。新政府在吸取實施的經驗后,正可以為產業升級提供大量有用的佐証。

《紫荊雜志》還指出,中共高層的活動中,最引人關注的是,2013年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在湖北調研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和當前經濟運行情況。在武漢期間,習近平強調,應對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有分析表示,習近平武漢講話可視為三中全會報告的基調。

文章還指出,習近平在武漢期間,提出要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分配中的基礎性作用作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資源分配效率。同時,他強調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增強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國有經濟發展活力,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完善財稅體系,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微觀基礎的活力。

此外,他還提到進一步提高宏觀調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為抓手,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三條構成了經濟體制改革的主體,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對經濟體制改革要涉及的主要內容。

具體而言,財政制度改革和金融自由化備受關注。健全中央和地方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體制﹔在金融自由化方面,今年7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取消政府規定的銀行貸款利率下限,以推進銀行業的市場化改革。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指出,應該採取的措施和在現實社會和政治環境約束下能夠採取的措施可能大相徑庭。未來兩年裡,鑒於金融改革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理論准備和眾多改革試點,其影響也更加漸進和分散,加上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可以借此擁有更多融資渠道,因而改革阻力相對較小,預計金融領域改革將取得更多實質性的進展。

文章說,財政和土地改革至關重要,但也可能最難推進。我們認為政府會明確改革的基本原則,但具體實施可能相當緩慢。此外,我們預計政府將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以推動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擴大社保覆蓋面並使基本養老保險逐步實現全國統籌,同時繼續調整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

政治與社會體制改革方面

汪玉凱認為,改革要啃的硬骨頭不僅存在於經濟層面,還有包括解決政治性難題。其中能否打破既得利益藩籬將是改革下一步的最大看點。

他強調,若既得利益固化格局得不到矯正,其它改革也很難推進。所以,下一步改革最大看點就是能否沖破既得利益阻撓,化解既得利益掌握權力、資本、資源所疊加的阻力。

《紫荊雜志》指出,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論調在今年8月2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也有所體現。會議認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分析這次會議上的講話,可以看出三中全會將不僅推動經濟改革,還將在政治領域有所突破。

文章說,政治體制改革主要包括政府職能轉變和反腐倡廉。在反腐倡廉方面,十八大以來中共已經出台“八項規定”、反對“四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等多項規定。尤其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在三中全會上反腐工作也會有進一步措施出台,尤其是強調通過機制體制建設懲治和預防腐敗,實現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目標,更好實現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為老百姓提供方便和提高政府效率。

社會體制改革方面,包括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城鎮化建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除此之外,生態文明建設也將成為社會體制建設的重要一環。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文章分析了可期待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政府將會以轉變政府職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作為原則來指導改革,並將推進城鎮化作為推動金融市場、戶籍制度、財稅體系、社會保障、能源和資源定價、政府行政管理以及農村土地等領域改革的中心和抓手。改革的核心在於推動“人”的城鎮化,以實現可持續增長、縮小社會不公並減輕結構性失衡。

科技創新方面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還說,就在中國開始一周長假的一天前,中共最高領導人與其他政治局委員前往了何處?答案是中關村。對於習近平來說,需要推動的就是政府對經濟改革的承諾。在一個多月后,習近平就將和數百名中央委員在京西賓館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屆時或將公布一項有關經濟改革策略的重要文件,以期讓中國經濟更加依賴創新,而不是出口廉價商品。

文章說,若要在這方面獲得成功,中國將需要有更多中關村和更多尖端行業。就現在而言,中國在研發方面仍處於“迎頭趕上”的狀態。也就是說,中國要在研發上花費大量時間,力爭縮短與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科技差距。

《星島日報》指出,新政府對投資的方向、方式、機制都進行了調整,改變了此前“穩增長”措施中常用的加快項目審批、加快信貸投放的方式,按照“有保有壓、有扶有控”原則, 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以及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而對於產能過剩行業,繼續嚴控新增信貸。

改革的長期影響取決於后續改革能否跟進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文章還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是黨的全體會議,主要是為改革設定基本原則和方向、而非具體細節。此外,即便就要改革什麼達成共識,對於如何改革以及改革的先后順序也仍有爭議。政府需要在未來幾年裡對各種提議進行論証和抉擇。

文章說,改革的長期影響取決於后續改革能否跟進,包括對公共財政及稅收體系實施更徹底的改革、土地改革、銀行及國企治理改革等。我們認為,后續改革措施的跟進和落實將能夠幫助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的再平衡,降低對投資和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更多地轉向服務業、消費以及提升核心制造業的效率和投資回報率。

《星島日報》最后指出,內地發展的成果固然得來不易,正如習近平所說,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是不會長久的。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期,需要有遠近兼顧、深謀遠慮的策略來啃硬骨頭。面對發展不進則退的局面,中國領導人這個時候必須以過人氣魄,去開創新的歷史局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