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為政、干事、做人都要對照吳金印這面“鏡子”

 

2013年09月12日10:28   來源:本報綜合

原標題:為政、干事、做人都要對照吳金印這面“鏡子”

9月10日、11日,連續刊發的關於吳金印的先進事跡及評論,在各地黨員干部中引發了熱烈反響。

“從吳金印身上我們看到,群眾路線既不高深,也不抽象,而是血肉豐滿的。作為黨員干部,隻有像他那樣扎根於人民群眾之中,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濰坊學院黨委宣傳部部長徐樹芝說,“吳金印是我們基層黨員干部的一面旗幟,一面鏡子,每一位黨員干部為政、干事、做人都應該對照這面‘鏡子’,像吳金印同志那樣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山東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芝麻墩街道黨工委書記陳漢亮說,看了《光明日報》關於吳金印的報道后,街道辦迅速掀起學習吳金印先進事跡的熱潮,要求黨員干部對待群眾工作要具備“真情實感、真才實學、真抓實干”三要素,一手搞開發大招商,一手搞安置抓民生,幫助富余勞動力和返鄉農民工就業。

從教40余年的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鄭斯寧表示:“吳金印心中的‘上帝’是唐庄鎮的農民群眾。作為一名大學一線教師,我的‘上帝’就是學生。要想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就要向吳金印學習,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個性,幫他們找到自己健康成長的道路。”該校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錢瑩瑩同學說:“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學習吳金印老書記的精神,樹立如他一般‘向黨承諾過,就要遵守一輩子’的堅定信念,好好學習,心存大愛,服務基層,把我們的青春奉獻給祖國的未來。”

湖南省湘潭昭山示范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曉軍說:“吳金印一門心思為群眾‘拔窮根’,他把名譽和功勞挂在群眾身上,他是遠近聞名的‘茅草庵書記’,他堅持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商量,一切為的是讓群眾多幾分笑容……群眾兩個字,在他的生命中,有多大的分量。與群眾站在一起,我們就有一種強大的力量。脫離了群眾,我們就會失去根基。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當老師,我們黨員干部才會不失去根本。吳金印的故事,給我們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生動的典范,為我們基層干部提供了精神參照。”

(記者趙秋麗、吳琳、龍軍 特約記者李志臣 通訊員左媛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