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7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歐盟震驚,德國稱“毫不知情”
美國的上述監聽行為令歐盟的外交官大為震驚。一直以來,歐盟一直以為美國是自己的盟友。歐盟司法專員維維安·雷丁氣憤地表示,如果我們的談判代表存在被美國談判伙伴監聽的嫌疑,那跨大西洋市場的建立就無從談起了。
德國外交部一位發言人25日表示,對美國監聽聯合國以及歐盟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做法“毫不知情”。德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在德國電視一台的採訪中表示,在明確知道美國是否監聽歐盟和德國政府機構之前,應該暫停與美國的自貿協定談判。他很想知道美國在竊聽德國企業的重要經濟數據。施泰因布呂克批評默克爾政府在美國監聽丑聞方面的態度,認為在數據權益受到大規模侵犯的時候,德國政府不能坐等答案到來。
英美媒體將共享斯諾登秘密文件
英國《衛報》24日在該報刊登文章稱,已與美國《紐約時報》達成協議,給予《紐約時報》使用一些斯諾登所提供秘密文件的權利。《衛報》稱,這一共享機密材料的安排,是因為《衛報》面臨英國政府要求交還英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機密文件的巨大壓力。
《衛報》採取與《紐約時報》聯手行動的目的,是該報能夠繼續曝光斯諾登密件中有關英國情報機構的內容。
2010年,《衛報》和《紐約時報》曾多次“聯手”,曝光英國小報竊聽丑聞和刊登由美國陸軍士兵曼寧泄露給“維基解密”網站的美國外交秘密文件。
北歐4家主要報紙總編致信英首相
北歐4家主要報紙總編輯25日致信英國首相卡梅倫,就英國警方針對《衛報》記者及其相關人士的行為提出抗議,並呼吁卡梅倫盡快糾正錯誤。
這4名簽署公開信的總編輯分別代表丹麥《政治報》、瑞典《每日新聞報》、挪威《晚郵報》和芬蘭《赫爾辛基郵報》。這4家報紙分別是所在國家的主要報紙。據了解,公開信最先由《政治報》總編輯波·裡德高德發起,得到其他3家報紙響應。公開信除在這4家報紙發表外,在英國《觀察家報》全文發表。信中說:被媒體披露的很多信息令政府和情報機關很不舒服。英國政府最近對《衛報》同行的行為令我們非常吃驚,像英國這樣一個民主衛士竟然濫用反恐條例迫害記者及相關人士。更讓我們擔憂的是,英國警方已經宣布對《衛報》展開犯罪調查。這些行為的影響將遠超出英國疆界。我們希望首相先生能盡快糾正錯誤。公開信發表后,《衛報》總編輯向北歐同行表示感謝。
丹麥《政治報》國際部主任麥克·雅爾納26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對英國政府以反恐名義干涉個人自由的行為深深感到擔憂。事件雖然發生在英國,但作為英國的近鄰,包括北歐國家在內的歐洲其他國家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對這一關系重大的問題,我們感到有必要做些什麼。通過這樣一個集體行動,以發出北歐國家統一的聲音。
8月18日,幫助斯諾登揭露美國“棱鏡”計劃的英國《衛報》記者格林沃爾德的同性伴侶大衛·米蘭達在倫敦希思羅機場轉機時被英國警方扣留9個小時,他的手機、筆記本電腦、記憶棒、DVD等其他物品被警方沒收。
有評論指出,卡梅倫政府開了一個危險的先例:以反恐的名義損害民主,壓制言論自由。這種例子很多,政府、情報機關和網絡公司在四處搜尋泄密者,如谷歌、“臉譜”等公司則在美國政府壓力下乖乖交出用戶隱私。這次,英國政府則把機場中轉區這樣一個法律模糊地帶變成小的關塔那摩基地,肆意侵犯人權。
(人民網柏林、倫敦、斯德哥爾摩8月26日電 記者黃發紅、李文雲、劉仲華)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7日 21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