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6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大V在熟悉領域外不亂發言
浙江省海寧市司法局局長金中一在網上的微博“@中一在線”很有名,身為大V的他指出,大V要有較高的責任意識和鑒別能力,對有疑問的內容要謹慎轉發,對身份不明的博主和口碑不佳的媒體所發布的帖子也要謹慎轉發。同時發動普通網民對大V網絡監督。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說:“大V們在轉發時應慢一拍,盡可能去核實真偽,不要被謠言制造者利用。一旦發現謠言已經造成廣泛社會影響,政府和媒體應第一時間迅速辟謠,公布真相,及時、公開、透明是謠言的解毒劑。”
在楊紅櫻看來,名人在相關領域內有一定的話語權,但在他們所熟悉的領域之外,不應該盲目傳播一些不確定的信息。作為大V,楊紅櫻始終堅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同粉絲討論閱讀及兒童教育的相關問題。
明確網絡語言的紅線禁區
徐顯明指出,我國的網絡管理制度建設滯后於網絡發展,法律界早就呼吁要盡早採取行動。“我國對網絡謠言的打擊力度是弱的,沒有一個國家的網絡像中國這樣鬆散,我們過去放任了大量的違法、不負責任、違背社會公德、攻擊他人的謠言和煽動性的言論。”
金中一表示,發布真實的權威消息,才是止謠的良策,同時還得法律與自律相結合,一方面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另一方面要加強行業自律,網民自律。
如何加強網絡法制建設?徐顯明提出幾點建議:第一步,實行網絡實名制﹔第二步,國家立法明確設立網絡語言的紅線和禁區﹔第三步,特別是對那些攻擊人的言論和人肉搜索,要承擔責任,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第四步,用刑法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記者 王比學 張 賀 徐 雋)
《 人民日報 》( 2013年08月26日 04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8·19重要講話精神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