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上半年,我國主要股票指數大多下跌。自2007年見頂以來,A股市場已在下跌趨勢中走到第六個年頭

經濟熱點·年中經濟觀察②:六年“熊市”何時了?

記者  許志峰

2013年07月22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市場信心待提振

在多年下跌后,投資者信心脆弱,對負面因素會有所放大

自2007年見頂以來,A股市場已在下跌趨勢中走到第六個年頭。其間雖然也有反彈,但整體卻處於極弱態勢中。在A股市場不長的歷史中,連續6年走弱,之前還未有過。

去年12月市場絕地反擊,最后一刻年線收紅,讓投資者對今年的市場表現寄予厚望。然而,到目前為止,失望的情緒似乎又有點卷土重來。尤其是6月以來,指數連續大跌,上証綜指一度跌破去年最低點,“重心下移”、“弱勢震蕩”、“預期下調”等字眼頻頻出現,市場悲觀情緒較為濃厚。

上市公司業績與股市走勢直接相關。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5日,共有149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中報業績預告,其中830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實現正增長,669家上市公司淨利潤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牛氣沖天的創業板,業績也是兩極分化,199家上市公司預計2013年中期淨利潤出現同比上漲,15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則可能出現下滑甚至虧損。

表面上看,似乎還不錯。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對指數影響較大的大盤藍籌公司和很多周期性公司,大多屬於較為成熟的傳統行業,成長性預期不樂觀。銀行股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增長12.65%,雖然仍保持著較高增速,但增長勢頭已明顯放緩,市場預期其增速還可能進一步下滑。

流動性寬裕程度對股市的影響,在今年也體現得格外明顯。年初的流動性寬鬆超出預期,市場整體出現上漲。3月后,資金面出現一些變化,股市也相應開始振蕩。尤其是6月下旬,由於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出現暫時性緊張,更是引發股市連續暴跌。

滕印說,在多年下跌后,投資者信心脆弱,對負面因素會有所放大。但從總體上看,股市走勢還是反映了經濟金融的基本面。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認識到,我國進入增速放緩、發展轉型、體制轉軌階段,新的增長點尚未有效形成,上市公司盈利整體上進入中低速增長期。股市要出現大逆轉,還要看這些因素的變化。

積極因素莫忽視

通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將為股市長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外部條件

在信心不振時,正面因素往往被市場忽視或淡化。事實上,今年以來利好股市的消息也不少。

証監會最近宣布,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增加到1500億美元,並將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在新加坡、倫敦等地進一步拓展。尤其需要關注的是,今年以來QFII淨匯入資金超過600億元,這表明很多境外長期投資機構對A股市場已表現出濃厚興趣。

滕印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的重要階段,經濟轉型升級正處於關鍵時期,發展有巨大潛力和空間。雖然當前正經歷經濟轉型期的陣痛,但通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將為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創造良好外部條件。

事實上,今年以來宏觀政策穩中有為,已經為股市注入了活力。近期國務院出台一系列既有利於惠民生又促進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比如推動節能環保和再生產品消費、加速棚戶區改造、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等等。市場中相關板塊對這些政策已有所呼應。

中信証券研究部策略組認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將構筑A股底部支撐。通過分配制度與管理制度改革,促進投資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從而實現新的發展路徑。在這一背景下,新經濟周期將成功開啟,投資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將相對均衡,整體經濟則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隨著中長期的“政策底”、“經濟底”逐漸明確,A股估值將重新獲得溢價,並順利走出“估值底”。

從估值水平看,到6月底,滬市A股平均市盈率為11倍,深市A股平均市盈率為27倍,中小板和創業板平均市盈率分別為30倍和47倍。是該關注跌幅巨大、估值便宜的大盤股,還是帶著成長性光環但卻很貴的小盤股?是很多投資者難以權衡的問題。 

對此,光大保德信基金研究人員認為,經濟調結構是上下共識,大勢所趨。因此,醫藥生物、食品飲料等行業值得關注。此外,今年以來,鋼鐵、煤炭、有色等與傳統經濟特別是投資相關的行業跌幅最大。實際上,即使是一些較差的行業,其中也是有一些好公司的。如果市場預期發生變化,資金也會追逐這些公司。

不過,滕印對創業板指數未來的表現並不持樂觀態度。他認為,創業板公司並沒有展現出比主板更好的成長性,今年又面臨著限售股解禁高峰和新股發行開閘的壓力,雖然其上漲目前來看勢不可當,但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創業板過熱的炒作氛圍將會逐漸平復。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22日 17 版)

上一頁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