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5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國接待游客2.03億人次
旅游休閑,消費需求日趨多樣
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共接待游客2.03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5.1%﹔實現旅游收入1170.6億元,增長15.4%。
歷史數據顯示,近年來,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旅游接待游客數量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2009年1.09億人次,增長24.7%﹔2010年1.25億人次,增長14.8%﹔2011年1.53億人次,增長22.7%﹔2012年1.76億人次,增長14.9%。
其中熱門旅游城市三亞的數據尤其喜人。今年春節游客接待量達56.38萬人次,增長16.49%﹔旅游總收入達43.6億元,增長31.33%。2010、2011、2012年的游客接待量分別為:41.03萬人次,增長15.94%﹔42.85萬人次,增長4.44%﹔48.4萬人次,增長12.95%。
近年來,春節期間,不在家過年,而是出門旅游,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旅游消費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節假日的常態選擇。同時,旅游市場產品供給更加貼近百姓需求,旅游者出游也更加理性、文明。
觀念的變化來自經濟發展的推動。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國人的消費升級需求旺盛。旅游需求是比較高級的需求,隻有在消費者到了有錢有閑的階段才可能去尋求滿足。在消費需求的推動下,中國旅游市場近年來發展很快,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均保持了較高增速,旅游產業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建設,不僅要求完成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硬指標,更要求完成發展社會事業、提高居民幸福感等軟指標。進行旅游休閑,提高生活質量,已經成為公眾的現實需求。
民航客運量增18%
消費升級,飛機出行漸成常態
據初步統計,2013年春節黃金周期間(2月9日—2月15日),民航旅客運輸量642.1萬人次,增長18%。近些年民航一直保持在高位增長的速度,2006年全行業完成旅客運輸量1.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5.5%﹔2009年2.31億人次,增長19.7%﹔2011年達到2.93億人次。
過去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的民航事業也得到飛速發展。以河南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為例,2012年全年旅客吞吐量已經是2006年的3倍。今年春運期間預計完成客運量137萬人次,增長7.5%。近年來,該機場春運期間完成客運量逐年遞增:2008年完成61.46萬人次,增12.13%﹔2009年79.75萬人次,增29.75%﹔2010年96.29萬人次、增20.73%﹔2011年109.89萬人次,增14.12%﹔2012年127.42萬人次,增15.96%。
河南是勞務輸出大省,春運期間返鄉、離鄉的運輸壓力很大,以往比較依賴於鐵路公路運輸,如今機場也開始在春運中擔任重要作用。新鄭機場幾年翻一番的吞吐量,一來反映了經濟發展的強勁,二來反映了人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再深一步看,民航發展迅猛,更反映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消費的升級。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普通公民有了度假休閑、長距離旅游、出國旅游的願望,同時對出行的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旅游,人們也開始更樂意選擇便捷、舒適的民航作為出行方式。坐飛機,正漸漸成為尋常百姓的選擇。
網購火車票佔總量40%左右
異軍突起,互聯網改變消費模式
春運車票開售以來,1月7日至2月17日網售為9300萬張,全路為2.57億張。春運車票開售以來網售佔比最高的是1月28日,網售364.1萬張,全路售741.7萬張,佔49.1﹪。
自今年進入春運以來,12306網站發售量已佔到全國鐵路發售總量的40%左右,而去年,這一比重隻有20%左右。網絡售票異軍突起,成為今年鐵路春運的突出特點。
3年前,當人們還在為購買一張春運回家的火車票,吹著冷風漏夜排隊時,誰能想到如今可以坐在家裡喝著熱茶、點擊鼠標購票?
品類豐富,購買便利,消費體驗優質……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模式。在網絡購物時代,消費模式的革命使供需雙方的不對等日益縮小,在不斷優化消費體驗的同時,進一步釋放了消費潛力。
消費模式在變革,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區別於傳統“賣完拉倒”的銷售觀念,網絡購物中“體驗經濟”的成分越來越多。網絡口碑已經成為市場的獎懲機制,正倒逼商家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誠信。同時,商家經營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高,物流快遞業等蓬勃發展,吸納就業勢頭強勁,更是對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功不可沒。
網絡購物不僅關系著我國商業模式的進一步創新,也堪稱推廣綠色消費模式的一大抓手,更關系著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牢牢把握,前景無限。
(人民網記者鮑丹、王珂、曲昌榮、李剛、黃曉慧、熊建、林麗鸝、林琳、時聖宇集體採寫)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