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問答》第十四期嘉賓張文顯:法治中國 砥礪前行(下)

2013年02月16日10: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關鍵詞:

第三部分 如何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權與維穩?

短片四 群體性事件凸顯維權問題

【解說詞】近年來,一些地方矛盾糾紛不斷,群體性事件頻發,尤其是雲南孟連事件、貴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江西宜黃事件等社會震動很大。

主持人:我們想請您給我們解答,這種群體性的事件為什麼會頻繁發生?

張教授:有一些是由於群眾利益,群眾的權利受到侵害而激發起來的,有一些可能是小題大做,被炒作起來,被少數的人操縱起來的。我是感覺到有相當一部分的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維權的問題沒有到位,無非是有這樣的土地征用,這是一大塊,房屋拆遷,另外道路建設,企業改制,還有,比如說像破產案件,集資案件的處理,沒有真正地維護群眾利益,甚至損害群眾利益,才能引發群體性的事件。我想,這就向我們提出來一個問題,如何做好維穩,前提必須是維權,權利得不到維護,維穩的工作不可能做得很好。所以我有一個基本的觀點:先維權,然后去維穩。

字幕:維穩的前提必須是維權

張教授:而維穩也必須著眼於維權和有利於權利的維護和保障。

主持人:黨的十八大強調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思維和方式是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張教授:我的理解法治思維是不是有這樣的幾個方面,首先應當是尊重和保障權利,權利優先。群眾的權利是不是得到了尊重和保障,該給他們補償的,是不是補償到位了,我想這個就是一個權利優先的理論。第二個就是公平正義,因為法治的核心價值就是保障公平正義,法治、法律這樣一些概念,在西方它同時就包含著公平的意思,在我們中國的語言當中,也有“法者,平之如水”,比如說教育、就業、社會保障等等方面,是不是兼顧到了不同的利益群體,不同階層的人們,特別是,是不是考慮到了社會弱勢群體,社會弱者。第三,理性平和,不要動不動就用國家暴力,動不動就用警力,國家強制力來推行經濟社會發展當中的一些措施。

主持人:具體到比如說房屋拆遷,土地征用這樣群體性的事件當中,我們怎麼運用這種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字幕:如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張教授:比如說我們以房屋拆遷為例,你這樣的房屋拆遷是不是為了一種公共利益,你不能為了另一個人的利益來行使國家權力,它必須是出於公共利益,比如說我要建高速公路,比如說我要進行棚戶區的改造。第二個在程序上,你是不是嚴格地審查了被拆遷人的合法權利。第三,你是不是尊重了被拆遷人的意願,征得他的同意。第四,在非常需要的情況下,要進行強遷,你要善用司法程序,由人民法院進行司法審查,因為在拆遷和被拆遷之間有一個中立者——人民法院來審查,你這個強遷的申請是不是合法,是不是合理,必要的審查程序是不是完備,安置的措施是不是到位,在這種情況下法院才能作出准予強遷,或者不准強遷的裁決。這樣的一些過程,這樣的一些措施,實際上都是一種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主持人:這種理性平和的做法也是一種法治精神的體現。

字幕:法治精神裡包含理性精神

張教授:對,因為法治精神裡邊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理性精神。從古希臘、古羅馬到現在,都是把法律看作一種理性,處理矛盾糾紛的一種理性。

主持人:其實權益受侵害人,他如果用一種理性平和方式,也是用理性平和這種方式處理問題的話,可能很多的矛盾就不會升級,不會爆發成一種群體性的事件。

字幕:維權需要理性平和

張教授:群眾,被拆遷人、土地被征用的人也要理性地合法地來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不要採取極端的行為。所以不光政府要理性平和,要依法辦事,群眾也要理性平和,也要依法維權。

主持人:黨的十八大報告給我們描繪了一個美好前景,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的尊重和保障。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的法治中國依然是一個“在路上”的狀態,是一個目標,依法治國是實現這種狀態的方略。請您描述一下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之時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狀態?

張教授:我想這個狀態,一就是說在全社會實現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實現了科學民主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從另一個層面,也是更深刻的層面來講,那就是人權得到保障,公平得到保障,和諧得到保障,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得到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國泰民安。第三個層面,中國的法治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顯著提升,中國參與國際法治的深度不斷地加強,在全球治理結構當中發揮大國的作用。

結束語

主持人:伴隨著我國立法的完備、依法行政大力推進、司法更加公正,執法更加公開透明,法治正在用制度的力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面貌,一個高揚公平正義旗幟的法治中國正在到來。我們期待著,也共同向這個美好的前景努力著。再次感謝張教授,下期《時代問答》我們再見! 

(責編:李放、權娟)

48小時排行榜 |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