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外界議論紛紛 當地顯得平靜

調查:周口殯葬改革見聞

記者  羅  盤  任勝利

2012年12月04日0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平墳”是為了“賣地”嗎?

隻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復墾后才能用於“增減挂鉤”,沒有將平墳增加的耕作面積用於“增減挂鉤”

在對周口殯葬改革及平墳復耕的種種質疑、詰問中,“平墳為賣地”說法最為引人關注。對此,當地認為這中間存在誤解。

周口市國土資源局工作人員孔雪梅說:“周口市墳地大部分佔用的是農用地,平墳復耕后能夠實際增加耕作面積,有利於農業規模化生產和提高糧食產量﹔按國家政策規定,隻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復墾后才能用於‘增減挂鉤’,所以,我市沒有將平墳增加的耕作面積用於‘增減挂鉤’。”

面對輿論熱議,當地干部也認為,由於個別地方在工作上存在思想急躁、方法簡單的問題,使“平墳”的鏟頭觸痛了生者追思的親情,放大了埋怨情緒。

周口市開發區李樓村一村民告訴記者,通知平墳的時候自家人平了3個墳,后來祖墳平得慢了點,就被人用推土機推了,心裡很難受。

有個縣規定對平遷墳頭完不成任務的鄉鎮“不撥付經費”、對鄉領導和分管領導進行責任追究。有個縣的《平墳復耕工作實施方案》明確規定,縣內所有副科級以上官員、股級官員、一般人員,分別在7到15天平掉自家墳頭,且待平墳后,還要提交一份鄉村兩級平墳証明才可上班。

在商水縣練集鎮記者還看到,鄉村公路上紅底黃字條幅上寫著“標准良田無墳頭,便於爭取項目資金”,使人產生“平墳賣地”的聯想。

周口市副市長劉國連坦承缺失:由於財力有限,殯葬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有的地方標准較低,設施簡陋,配套不全﹔在推進過程中,有的單位出現了方法簡單,節奏過急、過快的現象﹔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對部分群體的思想工作做得不細致。發現這些問題后,就下發了通知,要求立即糾正。

【專家點評】

先把公益性公墓規劃好建設好

這幾年,我國殯葬改革推進很快,惠民殯葬、公益性殯葬成績較大,綠色殯葬有起色,文化殯葬推進也比較快,相對薄弱的是科學殯葬,包括對殯葬科學態度的確立、科學精神的弘揚和科學手段的廣泛應用。在殯葬民俗裡包括著舊的不科學的東西,有的迷信色彩比較濃重。這需要在全社會普及關於殯葬的科學知識、思想、精神,在全社會確立對殯葬的科學態度、弘揚科學精神。殯葬改革的大方向要肯定,同時應注意到殯葬改革涉及文化風俗、社會心理等因素,推進要慎重穩妥。建議周口先把公益性公墓規劃好、建設好。

殯葬改革和民俗文化研究專家、上海理工大學教授  喬寬元  

上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