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動態
|
領導活動
|
干部論壇
|
時代先鋒
|
各項工作
|
黨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綜合
|
訃告
理論
|
評論
|
社區
|
論壇
|
訪談
|
視聽
|
黨史
|
資料
|
文獻
|
紀念館
|
黨史今天
|
專題
|
周刊
|
圖書
|
雜志
中國共產黨新聞
>>
專題報道
>>
北大荒輝煌六十年
>>
開荒歷程
托起農業“半壁江山”——黑龍江墾區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紀實
侯昭純 徐國春 謝振華
2007年08月06日18:00 來源:
zzzzzz
托起農業“半壁江山”——黑龍江墾區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紀實--專題報道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從1947年11月1日黑龍江墾區第一個畜牧場——“薩爾圖種畜場” 誕生,墾區畜牧業整整走過了60載風雨歷程。從最原始的簡單養殖到標准化飼養,從畜產品的粗加工到現代化流水線生產,再到產品沖出國門走向世界,創造了“中國馳名商標”,農墾人用勤勞和智慧在共和國畜牧業發展史上書寫了濃重的一筆!
“十五”以來,墾區上下認真落實省委“主輔換位”戰略思想,大力發展“兩牛一豬”為主的畜牧業,畜牧業產值佔農業產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5.9%提高到2006年的26.1%﹔畜牧業增加值由10.3億元提高到36.6億元,翻了近兩番,六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3.5%。2006年墾區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38.7萬噸、5.3萬噸和93.6萬噸,分別比2000年增長28.6萬噸、2.7萬噸和65.6萬噸,六年平均分別增長了25.3%、11.2%和22.3%。畜牧業已經成為墾區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
主要標志不僅僅體現在數量的增長,還體現在發展模式上的定位,即:形成了龍頭企業強力拉動的產業化經營優勢﹔形成了以科技為支撐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優勢﹔形成了全方位覆蓋的動物防檢疫體系優勢﹔形成了持續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形成了適應新農村建設的畜牧發展模式。
多措並舉 努力建設畜牧業支柱產業
進入新世紀,面對新的發展戰略機遇期,省農墾總局黨委高瞻遠矚,提出了“要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在全省率先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沒有現代畜牧業作支撐的農業是不完善的現代化農業”。全局上下統一認識,把發展現代畜牧業作為墾區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導產業,當作實現富民強場的重要舉措,確立以發展“兩牛一豬”為主線,以龍頭帶基地,加快產業化經營步伐﹔全力推進畜牧專業場、家庭牧場和標准化養殖小區建設,加快規模化生產步伐﹔實行政策扶持、科技支持、資金投入、龍頭帶動、強力推進等措施,近年來墾區每年投入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改造資金4億元左右,畜牧業生產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以完達山乳業、北大荒肉業、北大荒牛業等為標志的墾區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的迅速崛起,形成強勁的產業拉動力量。目前墾區糧食加工轉化能力達到1400萬噸,年處理鮮奶能力77萬噸,生豬屠宰能力500萬頭,不僅具備了加工轉化墾區全部農畜產品的水平,同時牽動和輻射了周邊地區養殖業的發展!
——“兩牛一豬”發展主線突出。在奶牛生產上,依托完達山乳業龍頭,突出建設哈爾濱、牡丹江、寶泉嶺和西部分局等四大奶區基地,墾區龍頭帶基地的區域性產業重點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四大奶區”奶牛數量佔墾區總數的88.9%,牛奶產量佔墾區總產量的88%﹔在肉牛生產上,依托紅興隆分局北大荒牛業和九三分局肉牛屠宰加工廠兩大龍頭,重點建設紅興隆、九三分局兩大基地,兩個分局年肉牛存欄達24.27萬頭,出欄14.4萬頭。北大荒牛業年屠宰肉牛5萬多頭,成為全省肉牛屠宰量最大的企業﹔在生豬生產上,依托寶泉嶺分局北大荒肉業,全力推進基地建設,生豬三級繁育體系已經形成,目前墾區有原種豬場41,繁殖母豬存欄17.8萬頭,年出欄生豬320萬頭,是發展產業化前的4.8倍。
同時,綏化、哈爾濱等分局因地制宜實行一場一策、一隊一品養殖,推動了肉雞、珍禽、狐貉、鹿、野豬等特色養殖業快速發展。
——養殖小區建設成效顯著。以養殖小區建設為載體,全力推廣規范化飼養技術。截止2006年末,墾區共建各類養殖小區1284個,其中奶牛小區455個、肉牛小區398個、養豬小區225個、養羊小區164個、養禽小區42個。奶牛、肉牛和生豬小區飼養比重分別達到39.85%、28.09%和33.46%﹔2007年墾區將新建和改擴建標准化養殖小區200個。
——新技術推廣水平提高。推廣的奶牛全株玉米青貯飼料和凍精配種等科技,使奶牛平均單產達5.3噸,比全國高出40%﹔推廣的肉牛品種改良和快速育肥技術,使肉牛24月齡出欄體重達到500公斤,胴體率達到53.5%以上﹔推廣的生豬三元雜交、全價配合料、直線育肥等技術,使生豬瘦肉率達65%-67%,180天體重達100公斤,出欄率140%。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建立了墾區畜牧業發展基金和飼料地優惠等政策。加大對畜牧機械化投資,全局養殖戶實現了100%機械榨奶﹔擁有各類青貯機械508台,青貯實現100%機械收割﹔擁有永久性青貯窯5320個,總容量102萬立方米﹔畜舍總面積達814.3萬平方米,其中奶牛舍面積為192.9萬平方米,每頭牛平均6.3平方米﹔肉牛舍面積188.9萬平方米,每頭牛平均3.8平方米。
——防檢疫體系網絡化健全。三年來墾區投資逾億元裝備各級防檢疫化驗室,增加技術設備5100多台(套),建成重點實驗室115個、管理區防疫所740個。建立了寶泉嶺、紅興隆無規定疫病區,涉及22個農場及11個縣(市),為墾區和全省畜產品安全生產基地建設起到了示范作用。
北大荒人在創造了現代畜牧業發展高速度的同時,也向世人奉獻出一份份真情。在“一杯奶強壯一個民族,一杯奶強盛一個世紀”、“道德產業,良心工程”的旗幟下,為廣大消費者奉獻出綠色、安全的放心食品!在奶業生產上,嚴格執行《綠色食品 奶牛飼養技術規程》,實施“放心奶”工程,即飼料生產科學化、奶牛飼養標准化、擠奶生產集中化、防疫滅病規范化、鮮奶加工現代化。按照產業化生產要求,以生產綠色生鮮原料奶為保障,實行全程控制和管理,為消費者提供放心的乳制品﹔在肉業生產上,重點抓好《綠色食品 生豬飼養技術規程》、《綠色食品 肉牛飼養技術規程》的實施,嚴格控制出欄肉牛和生豬的品質﹔嚴格畜產品質量標准和檢測監控體系建設,加強動物疫病測報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在畜牧基地建設上,嚴格執行畜禽飼養管理標准化制度,確保畜產品的綠色特色優勢。
完達山乳業投資1.2億元,引進英國APV組合的UHT殺菌系統、APV配料、計量標准化系統、CTP中央清洗系統等國際一流的專業液態奶生產線,在生產設備上導入國際領先的標准化和超高溫滅菌技術。在產品品控上實行HACCP封閉質量管理系統,全方位監控鮮奶品質。投資1000萬元裝備的監控裝置,被譽為流水線上的電子眼。每個車間、每條生產線、每道工序都裝備了精密的質量檢測設備,組成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五級檢驗網絡,實現了對乳液及乳制品成份含量、微量元素、重金屬、維生素、氨基酸等技術指標進行的全項檢測。完達山乳業根據新生嬰兒特點,模擬母乳營養結構,相繼研制開發出一段、二段配方奶粉,產品參照國際標准配方,添加了來自牛初乳中提取的天然免疫活性物質、牛磺酸、促生長因子等,使之更加適合嬰幼兒生長需要,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具有獨特配方的綠色食品群體生產廠家。到目前已有23種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標志,成為國內同行業中綠色食品品種多、質量上乘的上榜企業。
年屠宰加工200萬頭生豬的北大荒肉業集團公司,全套引進德國伴斯公司、荷蘭斯托克公司等世界領先的加工設備和生產工藝,保証了產品的高質量。生豬屠宰分割生產線採取三點式低壓電麻、真空刀採血、蒸汽脫毛、火焰燎毛、同步檢驗、冷卻排酸、真空包裝等歐美先進工藝,實現了全程預冷、精細分割、規模化冷鏈生產。北大荒肉業“冷鮮肉”等系列產品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05年北大荒牛業有限公司建成年屠宰加工肉牛10萬頭生產線,完全按照歐盟和美國農業部確定的標准設計,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屠宰加工設備,嚴格按照歐盟標准(EU)和美國農業部(USDA)標准以及當今食品行業的HACCP標准,生產的“綠色肉”、“安全肉”、“放心肉”遠銷全國各地,出口到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
【1】
【2】
(責編:楊媚)
更多關於
北大荒
的新聞
·
各時代青年英模聚會 象征共和國不滅的青春記憶
·
評談:欲望城市男性看
·
構建北大荒和諧家園--黑龍江墾區社會事業發展紀實
·
楊華:一生隻做兩件事
·
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半個世紀的青春記憶
·
我們一同走過——新中國成立以來青年英模紀事
·
黑龍江墾區去年種芸豆137萬畝 出口量佔全國30%
·
50--80年代青年典型代表
·
隋鳳富:樹立“六民”理念 構建和諧墾區
·
北大荒出產了哪“三寶”?
相關專題
·
北大荒輝煌六十年
最新評論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