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動態
|
領導活動
|
干部論壇
|
時代先鋒
|
各項工作
|
黨建
|
反腐
|
人事
|
公告
|
海外
|
外媒
|
綜合
|
訃告
理論
|
評論
|
社區
|
論壇
|
訪談
|
視聽
|
黨史
|
資料
|
文獻
|
紀念館
|
黨史今天
|
專題
|
周刊
|
圖書
|
雜志
中國共產黨新聞
一個縣委書記的駐點調研日記 (4)
2011年10月10日13:18 來源: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個縣委書記的駐點調研日記 (4)--新聞報道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四)
江蘇沭陽縣委書記蔣建明
時間:2011-10-3
地點:沭陽縣潼陽鎮
昨夜,我睡了一個好覺。7:00,起床洗漱完后,站在二樓窗前,清新的空氣扑面而來,天藍湛湛的。離早飯還有一段時間,我打開電腦瀏覽“網絡會客廳”,長期以來我已養成了早、中、晚都要瀏覽的習慣。
吃完早飯,8:10,今天計劃調研潼陽鎮全民創業和“三來一加”工作開展情況。潼陽鎮上午提供了17個全民創業和“三來一加”調研點,另外還有75個調研備用點,看來潼陽鎮群眾創業熱情很高、信心很足。我去看了今天的第一個調研點:沭陽同泰木制品有限公司,由山羊村組干部共同出資創辦的,企業標准化廠房是在老庄台改造騰出的土地上新建的。發展經濟首先要盤活存量土地,可以在老百姓自願的基礎上,通過老庄台改造騰出土地來建標准化廠房,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看完沭陽同泰木制品有限公司,我又來到沭陽潼慶建材有限公司,這個企業是由外出務工返鄉青年劉森林投資1000萬元創辦的,主要生產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屬輕質、保溫、隔熱新型牆體材料。小伙子很能干,23歲就開始了創業,目前產品供不應求,年可實現產值1800萬元。房東張立明告訴我近期他准備搞兩個企業,其中一個就與小劉的企業一樣,生產同樣的產品。我對鎮黨委鄭書記說,現在產品行情這麼好,要鼓勵房東老張抓住機遇,抓緊搞,建設中有什麼困難,鎮政府要設法幫助解決。
9:00,我來到江蘇袋王工貿有限公司,該企業是由浙江客商計劃投資5000萬元創辦,租用潼東村2棟2層、潼北村1棟2層共1.2萬平方米標准化廠房,主要生產環保、透氣、無毒無味的新型農產品包裝袋,產品全部出口歐美。目前,部分機器已安裝到位,廠裡工程師遞給我一副手套邀我到機器上進行操作,我按下啟動按鈕,機器飛快轉動起來,編織速度很快,老板告訴我項目全部建成后年銷售能達到8000萬元。老板指著不遠處幾名年輕人告訴我,那些全是前來幫辦的大學生村官,企業從簽約到竣工投產,鄉鎮安排了大學生村官進行全過程幫辦,對企業幫助很大。近年來,在項目引進和建設過程中,全縣上下始終堅持“幫辦就是包辦”服務理念,全力構建幫辦單位、幫辦人員、職能部門、縣幫辦服務中心“四位一體”幫辦服務體系,對所有幫辦企業實行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幫辦服務,幫辦服務水平和質量顯著提升,得到了投資客商的一致好評。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做好這項工作。
參觀完江蘇袋王工貿有限公司,潼陽鎮黨委鄭書記告訴我李恆鎮按照我的要求組織鎮村干部來參觀學習。我叫鄭書記去陪同李恆的學習團,並好好介紹。我在山羊村支書的陪同下,后來鎮長孫潔也趕來,參觀了民兵、巾幗、農技員、共產黨員、殘疾人代表創業點,每個創業點門外牆上都挂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創業點和幫辦人員的名字,這個做法很好,讓人看了一目了然,我當時就提出了完善要求,並打算在全縣進行推廣。走訪的創業點中有兩個是電子加工點,共吸納了近100名工人,其中有個叫張飛的18歲小姑娘在加工點已經是熟練工,每個月可以拿到1300元工資,一個村如果能新增10個這樣的加工點,就能夠增加500個就業崗位。在推進全民創業和“三來一加”工作中,基層組織推動很重要。農技員創業點恆盛制衣廠隻有15台機器,主要加工服裝,老板告訴我很想擴大生產規模,但苦於受到前期創業資金、場地等因素制約。這讓我想起李恆鎮的玩具廠老板,不缺訂單,也不缺資金,具有擴大生產規模條件卻不去擴大,這就是典型的小富即安、小富即滿思想。出現這樣的現象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我們基層組織化程度不高,宣傳發動還不到位、推動缺乏力度,這是我們急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問恆盛制衣廠的老板,為什麼不分散到農戶家中加工,老板告訴我農戶家中沒有縫紉機,自己買又缺少資金,我建議他可以與農戶簽訂協議,由農戶先墊付資金購買縫紉機在家中生產,待規模擴大獲得效益后,再將縫紉機收回,這樣既擴大了生產規模又解決了資金不足難題,老板頻頻點頭,稱這個主意不錯,山羊村萬書記當即表示願意與老板合作。在走訪潼陽藤椅加工廠時,老板娘操著一口外地口音,她告訴我她是貴州人,十幾年前就嫁給潼陽本地農民尹奇章,今年兩人借錢搞起了這個藤椅加工廠,生意很好,唯一困擾就是小時候在貴州老家沒有申報戶口,像她這樣的情況應該回老家補辦,所以嫁過來十幾年了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我當即讓秘書小王聯系公安局辦公室,看能否有解決辦法。
從走訪情況來看,潼陽鎮“三來一加”項目主要還是集中在“點”上,沒有真正分散到農戶家中。我跟陪同的山羊村支書講,可以由村裡實業公司牽頭,把村裡符合條件的“三來一加”項目分散到農戶家中,“三來一加”項目隻留個總部或物流倉庫,這樣既可以擴大生產規模又節省了租房、用電、工人伙食等相關費用,同時村實業公司從中又可以賺取中介費,增加集體經濟收益。
11:00,我來到鎮衛生院,內部房間布局很緊湊,環境很好。我與院長仲志軍談了很多內容,他告訴我潼陽衛生院是全縣首家開展農村合作醫療系統報銷的衛生院,共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慢病管理、預防接種、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等11類41項為民服務項目。目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是25元/人,衛生院各項工作開展都很順利,唯一困難就是村衛生室有資質的醫療技術人員不足,這也是其它鄉鎮普遍存在的問題,下一步要設法解決。
離開衛生院,已經到了11:30。現在雖然是國慶假日,但參觀、考察的來客仍然很多。由於公務接待,我離開潼陽鎮趕回縣城。路上,小王又遞給我一沓文件,一路上都在處理和批閱。
下午,回潼陽鎮的路上,我交辦了兩件事情,一是要實行每月實績公示制,鄉鎮將每月工作實績上報縣委組織部,由縣委組織部將各鄉鎮黨委書記實績公布在“網絡會客廳”、“花鄉沭陽”網站及電視台,接受群眾監督。二是組織鄉鎮工作評議團,加強鄉鎮“一把手”干部考核,由組織部組織老干部、經貿高職高年級學生等每季度對鄉鎮工作進行評議。希望通過採取這樣的措施強化鄉鎮黨委主要領導責任,努力推動鄉鎮工作更好更快發展。
回到潼陽鎮已經是15:30了。在山羊村村部二樓會議室,我與潼陽鎮、李恆鎮部分大學生村官和縣委組織部部分領導干部進行了座談。年輕人思想很活躍,表達能力很強,發言氛圍很熱烈,談了不少工作感受和建議。我與他們探討了大學生如何創業、如何為民服務、如何解決標准化廠房建設資金難題、如何發展村集經濟、如何推動全民創業和“三來一加”工程、如何加強村居干部隊伍建設和改善分工等很多課題。大學生村官信息量很大,對問題思考很深、很有見解。在增加農民收入上,潼陽鎮馬嶺村大學生村官卞長江提出了農產品深加工建議,列舉了鮮花生和干花生價格差問題,李恆鎮平北村大學生村官張成提出根據土質改良籽種建議,潼陽鎮窯庄村王嫻提出花木網上銷售建議﹔在創業上,李恆鎮劉山村大學生村官周曉光創辦了藤條編織廠,帶動了當地40多戶農民就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在村居干部配備上,李恆鎮竹湖村大學生村官郁雯提出要突出執行力和創新的建議﹔在服務民生上,潼陽鎮潼西村大學生村官季二銀提出要創辦“留守兒童之家”,服務留守兒童等等。很多建議與我不謀而合,在思想上產生了共鳴。農村需要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需要農村。座談中,我還重點談了地方領導干部配備問題。地方發展所遇到的問題大同小異,發展好壞關鍵在領導干部。一類干部善於創新、敢於突破,能夠自加壓力、勇爭第一,推動地方跨越發展﹔二類干部是上級叫干什麼就干什麼,也能把事情做成做好,但缺乏創新﹔三類干部既沒有發展思路,在破解發展難題上也沒有辦法,屬於“窩囊型”干部。某種意義上說,地方干部選配是有大風險的,選好干部就能夠帶領地方群眾發展致富,選不好,耽誤了地方發展,就對不起當地老百姓。在座談結束時,我對大學生村官提出了三點希望,希望他們加強學習、珍惜大學生村官平台、定位好自己角色,在農村廣闊舞台上施展才華、成長成才。
座談結束,天已經黑了,看看表18:30,我趕回城區參加公務接待,路上繼續批閱文件。21:00,回到房東老張家,洗漱完后,打開“網絡會客廳”,已經有群眾對我這次駐村調研進行了發帖評論。其實,群眾工作就是一面鏡子,它隨時提醒我們,你為發展貢獻了什麼,你為群眾做了什麼,人心是秤,群眾自有公道。
【1】
【2】
【3】
【4】
【5】
(責編:常雪梅)
最新評論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