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八大代表眼中的贵州发展与未来--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奋进路上:“八大突破”带来“三个自信”

贵州省十八大代表眼中的贵州发展与未来

2012年11月13日16:30    来源:贵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基础突破:敲碎瓶颈喷薄后发

叹峰际连天兮飞鸟不通。

贵州人,对交通落后的感悟刻骨铭心。这个瓶颈啊,卡住贵州脖子多少年。

秦如培代表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通过艰辛的努力,到2015年,我省可以基本建成适应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快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以“体系”的方式“敲碎”这个瓶颈,不是梦想,近在眼前。

秦如培介绍,贵州将要实现四个突破性进展:

一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县县通高速,省会贵阳到每个市(州)所在地通2条高速公路,建成15条出省高速公路通道,通车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以上。

二是铁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新增铁路里程1000公里以上,路网规模达到3000公里以上,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贵阳至长沙、贵阳至昆明客运专线力争建成,形成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快速铁路通道;按照黔中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力争开工建设贵阳至安顺至六盘水等城际轨道交通项目。

三是民航建设取得突破性建设。力争新增三个支线机场,基本建成“一干十三支”的机场格局。着力把龙洞堡国际机场从干线机场打造成区域性枢纽机场,实施三期扩建工程。

四是水运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通乌江和“两江一河”(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的航运通道,初步形成“通江达海”的水运体系。

代表们说,敲碎了交通瓶颈,外界要素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贵州,贵州潜力喷薄而发,“洼地变高地”。

这是一个足以让贵州交通人泪流满面的好消息。

这也是一个值得所有贵州人翘首以盼的好消息。

民生突破:就业为本温暖人心

越是欠发达,民生问题越显重要。2011年,全省“十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650亿元,力补“民生短腿”。今年,贵州继续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总投资900亿元。

代表们热议,贵州财政并不宽裕,但拨响“民生算盘”绝不含糊,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一个个民生项目的实施推进,换来的是城乡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

在贵州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众多记者注意到,贵州去年新增就业28.4万人,今年预计新增40万人。这是从未有过的一个增长速度。

“只有促进和扩大就业才能安定人心,才能让贫困群众脱贫,才能让更多老百姓的生活好起来”。赵克志书记的话语饱含深情。“一位原来在广州、现在回乡打工的年轻父亲告诉我,就算是回来打工收入低一点,但离家近、花费少,最主要是能够陪着孩子,照顾老人,人真的感到踏实多了。我听了感到莫大的欣慰”。

代表们对“大民生”情怀感同身受——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省规模最大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已经启动;

4年中,农村危房实际改造完成132万户,530多万农村困难群众受益;

今年,全省连片特困地区65个县全部纳入国家“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范围,惠及417万农村学生;

去年,贵州在全国首次建立实施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救助制度,对全省189万因灾缺粮农村低保对象和307万缺乏自救、互救能力的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去年,贵州实现从基本没有村卫生室到全省行政村全面覆盖标准化卫生室的重大跨越。全省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率达到100%……

从温饱到安乐,温暖人心的举措让老百姓对幸福不仅期待,而且自信。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张湘忆(实习)、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