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八大代表眼中的贵州发展与未来--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奋进路上:“八大突破”带来“三个自信”

贵州省十八大代表眼中的贵州发展与未来

2012年11月13日16:30    来源:贵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方法突破:敢想会干一心为民

想不想干是思想问题,会不会干是方法问题。

这些年来,一系列工作方法上的突破,让大家越干越会干。

我们辩证看待并解决“赶”与“转”,在加速发展中加快转型,在加快转型中加速发展。

我们最大限度用足用活中央政策,高密度、高成效争取中央国家部委支持,精诚至、金石开。

我们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在交流合作中“借梯登高”,今年1到9月份,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615亿,增长达61.2%。

我们着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用市场的办法配置资源,大力推进煤电铝、煤电钢、煤电磷、煤电化“四个一体化”,努力打好烟、酒、茶、药、食品“五张特色牌”。

我们争分夺秒培训项目技术人员,提高项目规划编制能力,用足国家资金,彻底改变了以前民航、水利建设资金少得可怜的状况,今年计划开工20个水利项目,投资和过去相比每年翻了几番。

我们的主动性更强。毕节市夹岩水库计划总投资173亿元,该项目规划编制从启动到获得国家水利部批复,仅用了一年时间,令人欣喜。

我们大力推进扶持微小企业发展的“3个15万元”政策,今年1-9月份,贵州省新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15.9万户,新增注册资本2179亿。

我们推进工业园区集约化发展,大力建设标准厂房,全省111个产业园区,已经建成标准厂房415万平方米,园区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4%。

我们转换思维,打破“贵州地少不能搞工业”的错误思维,向山要地,利用低丘缓坡发展“工业梯田”,创造全国经验。

我们高度重视金融手段,众多金融机构花开贵州,首届“金博会”上,19家金融机构分别与企业签署了115个项目,签约金额共计约1065亿元。

我们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并重并举,白酒产业向着“百万千升、千亿元级”迈进,贵州皓天光电异军突起,占领了LED蓝宝石衬底材料最前沿。

……

方法通,事半功倍。

作风突破:帮促为先接牢地气

“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发展最需要、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领导干部带头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帮出成效,推动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各级领导干部发出的“动员令”。

抓干部作风建设,为贵州带来了一股“新风”。在“四帮四促”等活动中,我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基层和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求,千方百计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使这次活动成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次生动实践。

干部作风大转变,促进贵州大发展,这是我们交出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贵州答卷”的重要因素。干部作风正、精神面貌好,条件再艰苦也能“奋力攀高”。来自基层的莫勤代表说,我们既要看到贵州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生气不如争气,流泪不如流汗,伤感不如追赶。面对差距,我们不是苦等,而是苦干。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喜悦之余,代表们清醒地看到,要让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成为工作常态,特别是要到条件差、困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积极去“帮”、主动去“促”,多谋为民之策,多做为民之举。

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是代表们的共同期盼。现在,思路已清,目标已明,决策已定,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关键在转变工作作风,关键在真抓实干。

“真抓才能把发展推向前进,实干才能把目标变成现实。”艰苦奋斗、长期奋斗、真抓实干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基本手段。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张湘忆(实习)、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