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的新考验新使命--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执政党的新考验新使命

2012年11月10日14:4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在中国社会变革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步成长壮大为充分代表民意并在一个大国长期执政的现代政党,承担起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使命。
  
  胡锦涛同志同时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因此,在社会利益格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乃至思维模式均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规范体系、权力结构、利益格局还没有定型的背景下,社会转型期的执政党建设面临着空前的挑战。
  
  构建“中国信念”
  
  着眼于回应现实诉求,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这几年在理论上对现代政治观作了较多探究。他认为,以世界政治生态为参照,以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为着眼点,需要有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概括、新设计,“革命和执政的差异很大,以革命阶段的理论来指导执政阶段的行为,许多已经失去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现代社会的人,更需要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执政党需要解决的,是“大家脑子里的行为规范”。
  
  要得到全社会的自觉接纳和信服,无疑需要执政党强大的感召力。在辛鸣看来,这种感召力不在于执政地位或是其他,而在政党自身的信念,“如果自己空空如也,或者成为一个大杂烩,就不可能有这样的力量。”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在成为这种力量的载体。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八大上海代表团讨论时说,党的十八大主题,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提出和确定这样的主题,对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十分紧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个主题,对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至关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理论,讲的是真正的‘中国信念’,这个道理讲好了,感召力、凝聚力自然就强大了。”辛鸣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仍在不断完善,与时俱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只要在现实政策上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的目标指向,就能最广泛地团结最大多数人民群众,有效化解和抵御可能出现的不测和风险,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断吸纳社会各新兴阶层的代表。“吸纳的前提是党员认同党的宗旨和纲领”,辛鸣说,思想上首先入党,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才能保证党不成为一个靠利益吸引人的“政治俱乐部”。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谈到,执政党一方面要面向实际问题,基于人民群众的实际要求来完善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应注意创新工作方法,学会利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和传媒技术作为手段,把人们吸引到自己周围。“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使主流意识形态被大家接受。”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实习)、朱书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