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鑫:实现新要求的三个维度--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唐鑫:实现新要求的三个维度

2012年11月10日14:41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发展进程的协调性

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经历了一个由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过程。最初提出的目标是到上世纪末,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200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0美元,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提高、民主法制健全、文化教育发达、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据权威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在这样的形势下,党的十八大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坚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回顾走过的道路,不难发现发展进程的协调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进程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协调、城乡区域协调、人与自然协调等方面。经济社会协调可以从经济发展效率、社会发展的水平、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指数的动态稳定性以及经济增长稳定性等四个方面来测度。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已达到40800元/人、城镇化率为51.27%、CPI偏离数为20、GDP增速标准差为3,这些都比10年前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进步更大,相比10年前仅为14203元/人,表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有所提高。

城乡区域协调可以从城乡居民的收入状况、资本投入、教育投入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来测度。当前,我国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入比为3.23、城乡在校学生每百人拥有专任教师比为1.3、城乡移动网络使用率比为3,这些数据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这些方面的城乡差距在缩小。但是,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比呈现上升的趋势,表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人与自然协调可以从资源消耗、环保投入、资源现状以及环境状况等方面来测度。与10年前相比,我国万元GDP能耗已经从1.2万吨标准煤下降到0.98万吨标准煤、环境保护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从0.91%上升到2.7%、污水处理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75%上升到9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6平方米上升到9.7平方米。这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实习)、朱书缘)